果蝇基因ec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转基因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m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cp是本实验室从野生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中克隆的一个未知功能的新基因,cDNA全长1572bp,含有一个126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22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ECP在真核生物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一致性超过50%,这类蛋白质N端均含有一个类似亮氨酸拉链的结构域,C端含有一个eIF-5C结构域,但与目前已知的所有翻译起始因子相似性较低,属于一个新的蛋白家族。用HEK293细胞和Hela细胞进行瞬时转染pEGFP-ECP的定位分析显示:ECP主要定位在胞质中,其分布与细胞分裂无明显关系。胚胎抗体染色结果也显示ECP主要存在于胞浆中,原位杂交结果显示ECP在果蝇胚胎发育的整个阶段都持续广泛的高表达,因而ECP在果蝇中直接参与转录调控以及细胞周期的可能性较小,主要在胞浆中发挥功能。为了阐明ECP的功能,我们构建了转基因果蝇模型,通过UAS/GAL4系统在特定的组织过表达或抑制ECP来观察果蝇的表型。目前的结果表明,在果蝇的整体水平过量表达ECP没有引起明显的表型缺陷;而当ECP在果蝇体内表达水平降低后可以导致在蛹期之前死亡,p因子插入突变的果蝇(11581)出现隐性致死、生长缓慢等翻译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后出现的表型。我们的实验结果间接提示ECP在果蝇中可能参与了蛋白质的翻译。
其他文献
近年,多种基于DNA 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定位,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小麦雄性不育研究亦不例外,将其作为育性基因定位的重要方法来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规律,本试验专门对粘类小麦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选取具有高恢复力的恢复系亲本材料Rk5451 和Rk5253 为父本与ms(Kots)-90-110 杂交,调查F_1代自交结实率。F_1代再与保持系9
随着人类对药物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植物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为寻找开发新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先导化合物、结构及合成途径。本项目选择三个植物类群(高原植物、干旱植物和园林植
膜脂不饱和度与植物抗冷性关系密切。高等植物抗冷能力与叶绿体膜脂中磷脂酰甘油(PG)的顺式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密切相关,抗冷植物中PG 的sn-1 位具有较高比例的顺式不饱和脂肪
卫星导航在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然而随着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导航信号的脆弱性使其在通信中极易受到干扰而产生错误定位甚至失去导航定位功能,所以导航抗干扰技术显得尤为重
一直以来,联机手写识别都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相比于传统的平面手写识别,空间手写识别因其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联机手写识别发展的趋势。特
本文江口蹄疫的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O21- O14 -A21-HBcAg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粳稻品种日本晴中。主要实验结果如下:确定了农杆菌介导的外源基因转入日本晴的最佳转化条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