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ccess平台的风荷载数据库系统开发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l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跨度屋盖结构作为一类新颖结构形式,因其具有跨度大、结构柔、材料轻巧等特点,在结构设计方面具有许多区别于传统结构的特点,特别是对风荷载的考虑,往往成为该类结构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目前,确定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荷载取值主要有三种方法:(1)查风荷载规范——规范中的数据量十分有限,仅给出了几种几何规则的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荷载取值规定,且缺乏脉动风荷载的信息,无法进行精确的风致动力响应分析;(2)风洞试验——一般适用于复杂的大跨度屋盖结构,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即周期长、费用高;(3)CFD数值模拟技术——一种新兴的结构风工程研究方法,通过模拟结构周围流场的变化来求解结构表面的风荷载,但其准确性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如果能够将已有的关于建筑物风荷载研究的数据和资料收集起来并加以整理、提炼,再以一种设计人员易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则可以极大地拓展风荷载规范所能涵盖的内容,提高结构抗风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这就是风荷载数据库思想提出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首先基于现有大跨屋盖风荷载特性研究及其特点,提出了结合不同国家风荷载设计规范与风洞试验数据为蓝本的风荷载数据库架构,详细阐述了其中的主要功能模块及使用流程,为下文的工作垫定整体框架。基于Access平台,建立几种典型屋盖形式的风荷载数据库,文中重点对数据库的编制技术、数据处理方式、数据文件的格式及其组织流程进行了论述,为系统展开相关风荷载数据库的开发建立标准。其次,借助于风荷载数据库平台,结合中国规范(GB50009-2001)、美国规范(ASCE7-98)、日本规范(AIJ-2004)、加拿大规范(NBC-1995)中对平屋盖、球形屋盖表面风荷载的相关规定,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对上述屋盖形式的风荷载取值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相应的风载体型系数取值建议。对于各国规范都未提到的鞍形屋盖,鉴于其风荷载特性与平屋盖有类似之处,在与平屋盖风载进行对比的同时,结合已发表文章的相关结论,对不同风向下鞍形屋盖表面的风载体型系数进行分区并给出相应的取值建议。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将平屋盖、鞍形屋盖及球形屋盖的风荷载相关信息输入到数据库中,为系统建立大跨屋盖结构的风荷载数据库系统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其他文献
膜结构是一种以织物膜材和索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新型张力结构形式。由于膜材和索本身不具有抗弯刚度,因此必须依靠施加预张力来维持结构形状、抵抗外荷载的作用,这就引出膜结
无网格伽辽金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与有限元相似的一种数值方法。它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构造形函数,从能量泛函的弱变分形式中得到控制方程,并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施加本质边界条件,从
本文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软件MSC.Dytran进行数值仿真模拟研究。探讨了下落物体撞击钢质导管架海洋平台的模型参数,介绍了碰撞仿真中所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了撞击力,撞击损伤
针对目前工程中广泛应用但理论研究尚不完善的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本文通过对三榀墙肢肢厚比分别为5、6、7的加腋梁式转换短肢剪力墙结构试件,在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
学位
补偿收缩混凝土是解决地下室侧墙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有效途径,业已用于大型建筑、超长地下室侧墙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但其设计方法还停留在“试验—估算”的经验水平上。这使得补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同益提高,不仅要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越来越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而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保护地球环境,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走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桩的种类和桩基型式、施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桩基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桩基已成为在土质不良地区修建各种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重型厂房
本文以北海机场航站楼工程为背景,对大跨度拱—桁架支撑体系钢结构屋盖的设计、施工进行回顾、总结。对这种较为独特的结构体系的构件布置,构件截面设计、受力特点作了较为详细
钢与混凝土组合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由于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而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作为混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