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将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削弱“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改善国际尤其是大周边环境。
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CEPA的签署使得内地与港、澳之间朝着更深层次合作,它逐渐消除了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中的制度性障碍,促进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的融合,但是自签订CEPA后,由于中国各省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投资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存在差异,这使得该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不同省份的影响不同,这很可能会导致各省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基于这种思路,本文首先从贸易、投资两方面分析CEPA实施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然后从要素流动、累积的因果循环机制、工业定位三个角度考察CEPA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利用1997-2008年的省际数据,实证分析CEPA对中国各省工业发展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CEPA的实施对中国内地不同省份工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与港、澳相邻的省份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不相邻的沿海省份都能获得比较快的发展,这使得这些省份与内陆省份和与港、澳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相邻的省份之间的差距会不断扩大,不利于缩小国内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针对这种发展态势,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对于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不相邻的内陆省份,应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对于与港、澳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相邻的省份,应积极推进中国这些省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政策;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法律体系和通畅的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文化交流;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