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腾飞带来了证券市场的繁荣,为了快速取得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并购吸收或控股持有等方式扩大领域规模,形成了许多关联方关系,在此情形下关联交易随之产生。一方面,关联交易因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切实地为企业带来益处,但另一方面,也正由于关联交易的便捷和隐蔽,使其成为了上市公司常用的舞弊方式,严重损害了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扰乱了资本市场正常秩序。而注册会计师作为资本市场的“守门人”,有责任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客观的审计,确保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但纵观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财务舞弊事件屡屡发生,不断出现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因审计失败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受到处罚,这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审计行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审计从业者应当对此深刻反思。众多案例中关联方交易是出现财务舞弊的高频区,也是造成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因此,针对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舞弊行为,如何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失败,保证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公允反映已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审计失败为切入进行研究。首先,了解了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后进行文献综述,接着对关联方交易舞弊和关联方审计进行了概念界定,并阐述了有关研究理论。然后,依托于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数据对近年来的关联交易舞弊情况和所涉及到的审计失败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几乎统计年份中每年都存在关联方舞弊的情况,而为其提供审计业务的事务所也不乏因未尽勤勉职责而出具存在虚假记载的审计报告被处罚。对此,本文分别从这两方面现状进行整理归纳,基于上市公司关联方舞弊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整体状况,对目前关联方审计失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导致审计失败的因素是审计程序存在问题、注册会计师方面存在问题和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存在问题。之后,以近期处罚的R事务所对H公司的审计失败为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回顾H公司具体关联交易舞弊手段,剖析R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最后,结合理论根据从整体到具体对审计失败问题的探究,站在事务所审计的角度,提出完善关联方舞弊审计的有效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