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从SARS到“禽流感”,从“5·12”汶川大地震到日本的9.0级强震,从美国的“9.11”到印度洋海啸……人们在突发事件前表现出来的被动局面均暴露出现有应急物流体系方面的不足。这些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和预报,有的即使可以预报,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应急物流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应对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医药应急物流一直是我国近几年连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每当国家遇到重大灾害、疫情时,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需要在第一时间启动医药品应急预案,为灾区快速地输送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1]。这需要完善的医药应急体系。在医药应急配送中,应用RFID EPC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现状,结合医药品应急物流的特点,提出了基于EPC技术构建医药品应急系统配送体系,也就是应用EPC技术全面打造医药品应急信息化的“神经感知系统”。文章重分析了EPC编码数据结构及EPC在医药品应急供应链各环节中的数据表示,全面梳理了医药品应急供应链的“单品级”、包装“箱码级”、托盘“储备级”、车辆“运输级”的EPC编码,编程解决了EAN码与EPC码相互转换的关键技术,及医药品应急物流ONS工作流程与查询程序。本文研究了基于EPC技术的SOA-BMP医药品应急网络信息管理数据交换平台,把传统“点辐式”应急调度模型改造成“层辐式”医药品应急调度模型,应用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实现医药品应急救援物资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全程可视,最终能保证医药品物资能及时、高效、准确运送到突发事件地点,发放给受灾群众,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