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SM)已被证明是目前为止成功描述实验数据的模型。类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更加确认了在费米标度下SM是正确的。然而标准模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范等级问题,不自然性问题等等。标准模型存在的这些问题促使人们探索新物理理论。 一些新物理模型通过扩展强相互作用部分的规范群预言了有质量的色八重态矢量玻色子,例如topcolor模型、手征色模型和额外维模型。这些模型预言的新粒子中,与SM夸克仅有轴矢量耦合的色八重态矢量玻色子被称为“轴胶子”(axigluons),它可以解释t(t)产生中的反常前后不对称性(FBA)。由于在强子对撞机上顶夸克产生截面的实验观测值与SM预言值符合的很好,所以新物理模型在解释前后不对称性偏差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减小对产生截面的影响。引入Z,W,axigluon等粒子的新物理模型都可以做到这点,但引入轴胶子的新物理模型是线性的,更自然且不易被干扰。此外单顶夸克产生对新物理效应如味改变中性流(FCNC)、色单态或色八重态矢量玻色子Z,W,axigluon等的存在是非常敏感的,因此我们研究了轻轴胶子对单顶夸克产生和衰变的贡献。 首先,我们研究了轻轴胶子对味改变(FC)衰变Z→(b)s(b(s))和稀有顶夸克衰变t→cγ和cg的贡献。轻轴胶子对味改变衰变Z→(b)s,b(s)和t→cγ,cg的贡献主要来自FC夸克-夸克-轴胶子耦合gqqA和FC夸克-新夸克-轴胶子耦合gqQHA。我们在讨论gqqA和gqQHA的取值后,计算了分支比Br(Z→(b)s+ b(s))、Br(t→cγ)和Br(t→cg)。Br(z→(b)s+b(s))在大部分的参数空间中小于1×10-8,低于SM预言值;Br(t→cγ)和Br(t→cg)高于SM预言值,但仍低于目前实验测量的上限。其次我们还研究了LHC上轻轴胶子对单顶夸克产生的修正。本文中我们取δσs/σsSM=10%和δσt/σtSM=10%,得到FC耦合gtqA的范围分别为0.017~0.163和0.024~0.13g。我们期望LHC可以研究gtqA取合适值时轻轴胶子对单顶夸克产生的修正,或者给出对FC耦合gtqA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