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阻挡建筑间距对街谷内空气环境的影响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ettery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人口膨胀,使得住宅用地紧张,进而导致建筑密度大大增加;同时,城市机动车持续增多,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街谷(street canyon)是城市区域的重要组成元素,街谷微环境直接影响着城市空气质量。因此,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对街谷微环境的各种特性进行了研究。然而,已有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孤立街谷进行的,仅有少数研究是针对街谷上游的阻挡建筑对街谷环境的影响进行的。由于城市中的大部分街谷都在上风向存在阻挡建筑(以下简称上游阻挡建筑),因此,研究不同特征的上游阻挡建筑对街谷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对减小交通污染物对街谷内行人的影响,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四种典型建筑布局下,上游阻挡建筑物与街谷建筑的间距对街谷气体流动特性和污染物分布规律的影响,为改善街谷微环境和合理的城市规划提供设计原则和理论基础。本文分析讨论了街谷内不同典型位置、典型高度处的流场和污染物垂直与水平分布规律。同时将街谷划分成迎风区、中心区和背风区等三个区域,统计了各区域在建筑高度以下空间范围及2 m以下空间内的气体流速、湍流强度和污染物无量纲浓度的平均值。研究结果表明,上游阻挡建筑与街谷间距的改变影响了街谷空间的流场,进而影响了街谷内污染物浓度的分布规律。对于行列式街谷,不论上游阻挡建筑与上风建筑的相对布局如何,随着上游阻挡建筑与街谷间距的增加,街谷内污染物上部空间平均浓度都会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存在对应着平均浓度最大值的间距,在本文计算的常规街谷中,该对应街谷最大平均浓度的间距为90 m,即上游阻挡建筑与街谷上风建筑的间距小于90 m时,街谷内上部空间平均浓度反而随该间距的增大而升高,这将影响到临街建筑室内空气环境,而同时街谷内2 m以下人员空间的浓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当建筑间距D>90 m时,行人活动空间污染物浓度亦会随该间距的增大而升高,因此建议在城市建筑规划布局设计中,行列式街谷临街建筑与上游阻挡建筑的间距不必过大;对于错列式街谷,不论上游阻挡建筑与上风建筑对齐或错列布局,街谷内污染物平均浓度都呈现波动式变化,没有表现出行列式街谷类似的规律。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四种典型布局下,无上游阻挡建筑时,街谷内污染物整体平均浓度最小,但是2 m以下空间范围内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反而最高,这说明上游阻挡建筑的存在形成了利于近地面的污染物扩散的气流形态,利于街谷内行人呼吸环境的改善。
其他文献
本文将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产品分为实物产品(服务)与信息产品(服务),将传统市场分为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并对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加以区分,进而提出我国在国际电子商务竞争中的博弈对策
伴随秋天的到来,持续一个夏天的债券牛市热情开始降温.在国内股市大涨、美债下跌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债券市场回调明显.回望8月中旬,全球债券市场都沉浸在牛市的欢愉中,多头
倏、忽与浑沌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①。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②,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选自《庄子》)    【难点注解】  ①倏、忽、浑沌:都是虚拟的名字,但用字也是有寓意的,“倏”和“忽”指急匆匆的样子,“浑沌”指聚合不分的样子,一指人为的,一指自然的,因此“倏”“忽”寓指有为,
期刊
本文对中国2010年~2016年间发表的有关正念治疗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检索并述评。我国研究者集中探讨了正念的起源、正念治疗的操作方法与疗效及正念治疗的最新进展。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