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冠醚类聚磷腈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F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碱性阴离子交换膜作为碱性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在燃料电池运转过程中起着传输氢氧根离子、阻隔燃料与氧化剂直接接触的作用。目前,绝大部分的阴离子交换膜都包含有季铵盐、季磷盐或者咪唑鎓等阳离子。这几类阴离子交换膜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缺陷,存在着耐碱性较差和离子传导率较低的缺点,因此通过寻找其他阳离子基团,提高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传导率和耐碱性很有必要。本论文利用聚二氯磷腈高分子极易化学修饰且可负载官能团密度较高的特点以及冠醚结构对金属阳离子具有强烈络合能力的优势,制备并表征了三个系列负载氮杂18-冠-6(PACE)单元或羟甲基18-冠-6(HCME)单元的新型聚磷腈碱性膜。通过将所有的膜材料浸泡在30℃ 2 M的KOH碱液中达800 h,发现相应的离子传导率和离子交换容量基本没有显著变化,显示出优异的碱稳定性。主要结果如下:1、接枝羟甲基18-冠-6聚磷腈系列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以丙三醇和五甘醇为原料,通过经典的Williamson醚合成法,合成了 HCME冠醚。以聚二氯磷腈大分子作为聚合物骨架,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HCME和正戊醇接枝到聚二氯磷腈骨架上,经碱化后得到负载HCME聚磷腈阴离子交换膜PHCME-POH-x。结果发现接枝HCME比例为45%的PHCME-POH-45在25℃时的离子交换容量为1.53 mmol/g,在80℃时的离子传导率为40.6 mS cm-1。2、接枝氮杂羟乙基18-冠-6聚磷腈系列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以三乙醇胺和四甘醇为原料,通过四步反应合成了 PACE冠醚。以聚二氯磷腈大分子作为聚合物骨架,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PACE和正戊醇接枝到聚二氯磷腈骨架上,经碱化后得到负载PACE聚磷腈阴离子交换膜PPACE-POH-x。结果发现接枝PACE比例为45%的PPACE-POH-45在25℃时的离子交换容量为1.32 mmol/g,在80℃时的离子传导率为 42.6 mS cm-1。3、接枝氮杂羟乙基18-冠-6聚磷腈聚合物与PVA共混膜的制备。为了提高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传导率和机械性能,将完全负载PACE冠醚单元的聚磷腈聚合物固体PPACEP与PVA共混,经与戊二醛交联,碱化后,得到一系列的PPACEP-PVA复合膜。优化出PPACEP冠醚聚合物在体系中所占比例达到40%时复合膜综合性能最佳,在.80℃ 下 PPACEP-PVA-40%的 OH-离子传导率为 79.6 mS cm-1,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正> 3月10日,朱邦复先生在香港发表他的“文昌二号”E-Book新产品,更呼吁中文出版各界共同制定软硬件标准,使中文读者可以尽早享有电子读书的方便与权利。朱邦复先生也邀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五年前,国家就曾经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强劲的增长点。$$
期刊
概述了方正书版大样转PDF文件方法的优缺点。根据科技期刊开放存取以及复制、检索的需要,提出一种用ps22pdf、Foxit PDF Editor等软件实现方正大样转双层PDF文件的新方法,所
膀胱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易复发,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将会明显改善。目前用于临床膀胱癌检测的肿瘤标记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NMP22、Survivin、HA-HAase、BTA,UB
量子纠缠是一种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中发挥着显著作用的物理资源。例如,量子隐形传态。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学者专注于研究一种简单的固态系统——海森堡自旋链。本文着重研
“一带一路”已经从中国倡议形成国际共识。云南处于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中国内陆的连接点,同时处于中国“长江经济带”的上游。因此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迎来难得
报纸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利用利益相关集团分析方法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信息披露规制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公立医院、社会大众及医疗保险机构是主要的利益集团,其大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襻钢板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科对2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固定术:经前交
费瑟斯通“共同文化”观是基于对后现代“消费文化”反思之上的。他敏锐地关注到由于勃兴的商品经济而导致的文化转向过程:后现代文化对传统“经典”文化中心的排斥与消解,高雅文化走下神坛在发展中融入了通俗的“韵味”,大众文化占领发展高地,日益成为时代主流:艺术与生活接轨,融入进人们的日常活动之中;追逐浅层次审美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成为彰显自由的新途径。费瑟斯通既对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而感到欢欣,又对文化“泛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