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职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学习习惯是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学习拖延行为问题严重。中职学生因其自身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拖延行为,他们原本就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自控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凸显,遇到学习任务就会产生拖延倾向和行为,如果学习拖延行为形成习惯就会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情绪、甚至身体健康造成消极影响。另外,中职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拖延行为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据此,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中职学生学习拖延行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拖延行为具有普遍性,且拖延程度较高。导致中职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原因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教师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和中职学生自身因素。其中教师因素包括:教师对中职学生学习拖延行为问题关注不够、班主任班级管理不严格、班级学习氛围不融洽、任务布置不科学。家庭因素包括:家长教养方式不当和教育素养不高。环境因素包括:手机网络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中职学生自身因素包括:中职学生认知偏颇、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足、学习自制力不强、时间管理能力差。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他们学习拖延行为产生的原因,本研究提出解决中职学生学习拖延行为问题的主要对策是:教师要提高对中职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关注;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科学布置学习任务。父母应转变家庭教养方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提高家长教育素质,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中职学生既要改变不合理认知,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