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本不在古代西方“自由七艺”内,被贬为纯工匠的体力活动。为证明绘画作为一门高贵艺术地位的合理性,学者和赞助者需解释其与古代文学的姊妹关系,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绘画的要求,尤其是在题材选择方面——真正的画家只描绘高贵者、神祗和英雄,有关人的行动被视为最高贵的内容。这些题材内容之作被称为历史画。伴随历史画至高地位的确立,相关题材构成的等级体系应运而生。而后,在不同绘画题材的冲击下,尤其是风景画的兴起,标志着影响欧洲艺术近两百年的绘画题材等级体系的崩溃。本文以四章内容分析西方绘画中题材等级体系的演进。第一章简述人文主义对绘画理论的影响,以贺拉斯的“诗如画”和阿尔贝蒂的“istoria”为具体例子,分析他们的观点对题材等级体系形成的影响,他们的论述如一颗种子等待着合适的土壤。第二章阐述西方绘画题材等级体系的建立,先论述法国和英国皇家学院的代表者及其思想,尤以法国为重点;再分析政府是如何巧用题材等级树立权威与设置艺术的成功门槛,以罗马大奖和法国罗马学院为例,并以格勒兹的改革成功的风俗画为例,体现当时的官方权威与主流思想,这是古代学者思想之种长成的参天大树。然而,本文的转折在于第三章,1765年沙龙展的格勒兹事件,这是大胆的风俗画家企图晋升为历史画家的失败事件,从中可看出题材等级体系的式微。但无论如何,历史画的独尊地位与题材的等级体系再次在动荡中稳固下来。第四章从内外因两方面来分析题材等级的崩溃:内因是历史题材画的出现与印象派风景画的兴起;外因则是展览方式与审美趣味等的改变,两者都反映出现代生活下艺术发展的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