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中题材等级体系的演进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本不在古代西方“自由七艺”内,被贬为纯工匠的体力活动。为证明绘画作为一门高贵艺术地位的合理性,学者和赞助者需解释其与古代文学的姊妹关系,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绘画的要求,尤其是在题材选择方面——真正的画家只描绘高贵者、神祗和英雄,有关人的行动被视为最高贵的内容。这些题材内容之作被称为历史画。伴随历史画至高地位的确立,相关题材构成的等级体系应运而生。而后,在不同绘画题材的冲击下,尤其是风景画的兴起,标志着影响欧洲艺术近两百年的绘画题材等级体系的崩溃。本文以四章内容分析西方绘画中题材等级体系的演进。第一章简述人文主义对绘画理论的影响,以贺拉斯的“诗如画”和阿尔贝蒂的“istoria”为具体例子,分析他们的观点对题材等级体系形成的影响,他们的论述如一颗种子等待着合适的土壤。第二章阐述西方绘画题材等级体系的建立,先论述法国和英国皇家学院的代表者及其思想,尤以法国为重点;再分析政府是如何巧用题材等级树立权威与设置艺术的成功门槛,以罗马大奖和法国罗马学院为例,并以格勒兹的改革成功的风俗画为例,体现当时的官方权威与主流思想,这是古代学者思想之种长成的参天大树。然而,本文的转折在于第三章,1765年沙龙展的格勒兹事件,这是大胆的风俗画家企图晋升为历史画家的失败事件,从中可看出题材等级体系的式微。但无论如何,历史画的独尊地位与题材的等级体系再次在动荡中稳固下来。第四章从内外因两方面来分析题材等级的崩溃:内因是历史题材画的出现与印象派风景画的兴起;外因则是展览方式与审美趣味等的改变,两者都反映出现代生活下艺术发展的新态势。
其他文献
采访中,突然得知了一个消息,一个婴儿因为细菌感染可能不得不离开这个他刚来到才几天的世界。一个生命要健康地出生长大,需要多大的天意和多少人的努力!赵林清说在首都儿科研究
他说自己是个疯子,追踪最新的科技动态,将脑子里塞满各种奇思妙想是他的最爱;他关注与美有关的一切,用科技雕刻美丽是他毕生的追求与事业。他就是黄文贤,台湾大学及台北荣民总医院研究员,台湾国际抗老教育训练学会理事长。  在从事整形医疗近20年的历程中,黄文贤始终保持着100%的成功率。这一惊人的成绩源自他对技术的绝对自信。当整形失败的案例触目惊心地在网上流传之时,他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当传统整形
近日.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标本馆David E.Boufford博士合作.通过多重证据成立了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特有属:假合头菊属。
近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科技北京规划》)。立足于“国家创新中心”、“世界城市”的新起点,古老的北京城又一次展
赵尔丰是清末一位较有作为的封疆大吏,其在川边实施的改土归流不但对当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西藏地方乃至整个晚清政局都影响深远。近四十年来,有关赵尔丰的研究成果逐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