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外排泵系统是肺炎克雷伯耐药的重要机制,外排泵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是解决细菌耐药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拟了解抗生素诱导过程对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的影响,阐明连翘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诠释连翘有效成分对外排泵活性的作用机制,为连翘在抗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详细的实验资料,从而为连翘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20株对环丙沙星敏感且ESBLs为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经法国梅里埃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测定在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前后环丙沙星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逐步递增浓度的环丙沙星诱导肺炎克雷伯菌至最高耐药获得诱导后菌株,采用外排泵抑制实验和溴化乙锭(EB)蓄积实验两种方法比较诱导前后细菌的外排泵活性变化,比较连翘三种单体的抑菌效果,选取连翘酯苷B作用于10株诱导后细菌,采用EB蓄积实验比较连翘酯苷B作用前后细菌外排泵活性的变化。结果环丙沙星梯度诱导后的细菌经鉴定并筛选出16株ESBLs为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抑制结果显示诱导后菌株MIC值比诱导前增高16-256倍不等,CCCP对4株诱导前菌株有2倍抑制,而对一半的诱导后菌株有2或4倍抑制。CCCP对7株诱导前菌株无抑制作用,而对其各自诱导后菌株有2或4倍抑制,CCCP对3株诱导前菌株有2倍抑制作用,而对其各自诱导后菌株无抑制作用。EB蓄积实验结果显示诱导前后各菌株在加入CCCP的胞内荧光量均明显高于各自未加CCCP的荧光量。无论CCCP加入与否,诱导后菌株的EB蓄积量均低于诱导前菌株的EB蓄积量。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B的抑菌作用强于连翘苷。连翘酯苷A或连翘酯苷B与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连翘酯苷B的亚抑菌浓度是512mg/L。连翘酯苷B作用前后细菌的外排泵活性水平比较结果显示:2株经连翘酯苷B作用后的细菌荧光量均高于作用前菌株,并且高于连翘酯苷B作用前加CCCP的荧光量。6株经连翘酯苷B作用后的细菌荧光量均高于作用前菌株,但低于连翘酯苷B作用前加CCCP的荧光量。2株连翘酯苷B作用前后菌株的荧光值差别不大。结论外排泵机制普遍存在于肺炎克雷伯菌中,环丙沙星逐步诱导使肺炎克雷伯菌外排泵活性增高,外排泵抑制实验不能很好地反映细菌外排泵活性水平,EB蓄积实验比外排泵抑制实验更敏感,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B抑菌作用强于连翘苷,连翘酯苷A或连翘酯苷B与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连翘酯苷B对部分肺炎克雷伯菌的外排泵活性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