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与宏观经济稳定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xz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最优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性标准,包括经济规模、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开放程度、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贸易伙伴的集中程度等.此外,发展中国家还应注意外汇汇率制度与货币和财政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使汇率政策充分地服从和服务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最后,通过计量分析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各指标的影响,发现人民币汇率不但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还显著地影响了外来投资乃至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根据这些分析,作者提出中国应充分认识到汇率对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从长期着眼应努力向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转变,同时又要兼顾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特性,在中短期内实行一种比较灵活的汇率制度——爬行目标区域制.
其他文献
该文归纳并评析了现有对新经济的定义,将"新经济"定义为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作用下,美国经济在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转变导致了生产率的可持续增长、经济周期运行形式
该文通过经验分析,对中国证券市场从1989年至今的五次制度变迁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中国证券市场十余年来的发展特征,即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政府主导下短期内
随着经济学者对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研究的内容逐渐从宏观效应拓展到企业等微观领域.该文遵循这一思路,选取了金融发展与企业家创业作为研究的主题.从直观的认识和现有的
中国企业尤其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下,其内在原因可能是由于委托代理链过长,使初始委托人的最优监督积极性和最终代理人受监督下的最优工作努力严格递减;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督
在该文中,作者将就金融监管与金融效率的关系首先展开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三种不同程度的金融监管模式对金融效率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结合各国和中国金融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