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Nd: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发展和制备方法作了综述,并介绍了超临界干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论文以硝酸铝、硝酸钇、硝酸钕为原料,分别以碳酸氢铵和尿素为沉淀剂,化学沉淀法结合CO2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合成一系列钕掺杂的钇铝石榴石前驱体粉末,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Nd:YAG样品。采用XRD、FT-IR、TG/DTA、SEM、BET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前驱体及煅烧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碳酸氢铵共沉淀法结合CO2超临界干燥制备的1%Nd:YAG前驱体,比表面积为271.64m2·g-1,XRD结果表明前驱体为晶态,1100℃空气中煅烧2h后出现YAG晶相,同时夹杂Y2O3和YAM相,1400℃煅烧2h后仍未得到纯YAG。尿素均匀沉淀法制备的前驱体为非晶态氢氧化物和碳酸盐混合物,常规干燥法得到的前驱体比表面积较小,且发生严重团聚,1000℃煅烧得到纯Nd:YAG,颗粒粒径分布不均匀、分散性较差,团聚严重。与常规干燥法结果比较,CO2超临界干燥明显改善了常规干燥时发生的严重团聚问题,使前驱体粉末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较高的比表面积及烧结活性,800℃煅烧后直接生成纯YAG相,未出现中间相,1000℃煅烧后粉体仍能保持良好的分散性,颗粒呈类球形状,尺寸分布于35-45nm之间。不同钕掺杂量前驱体的晶化产物均为YAG相,没有出现中间相。其晶胞参数随钕掺杂量的增大而变大,2e值则随钕掺杂量的增大而变小。荧光光谱分析表明Nd:YAG粉体的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相对发光强度均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强,随钕掺杂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掺杂量为0.8%时发光强度最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压脉冲气液混合放电利用气相和液相共同放电产生臭氧、双氧水、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质,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和电源能量利用率。本文以对氯苯酚(4-CP)为目标污染物,对该体系下反应器设计和比较、电源参数及工艺参数优化、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探讨以及降解动力学模型建立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为了研究液相与气相放电的协同作用,比较了三种气液混合放电反应器形式:高压电极和地极均浸没在溶液中(HDBW);高压
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系统运行管理水平较低,使得供水系统运行成本偏高。研究如何对供水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和管
锂离子电池自打其商业化以来,一直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全球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和日本。中国的锂离子电池行业由于其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2008年锂离子
本文主要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技术测定了Nd-Co-V三元系合金773K等温截面相图。结果表明:Nd-Co-V三元系773K等温截面是由17个单相区,12个两相区,16个三相区组成。在Nd-Co-V三
随着便携电子设备市场的发展和电动汽车的大量投入,锂离子电池(LIB)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而锂资源在地壳中含量少,因此成本急剧增加,亟需开发新一代资源丰富、成本低、性能好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