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民歌丰富多彩,但是流传海外的中国民歌却很少。现有两种方式向西方传播中国民歌:一种是中国民歌的配译,即演唱文本翻译;另一种只对民歌歌词进行英译,即民歌歌词文本翻译。但是翻译受国家的社会体制,经济文化,地域环境,语言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制约,而且在不同的翻译理论指导下,就有不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本文将援用关联理论,分析、解读和翻译中国民歌歌词文本,达到传播中国民歌以及我们的民歌文化。司玻波和威尔逊提出了关联理论,后来由格特第一次把该理论发展应用到翻译领域,就有了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语境对原文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原语和译语之间存在着解释性的相似。这对中国民歌歌词文本的翻译有着较强地解释力。民歌是话语的一种形式,根据关联理论说者和听者都是以关联为基础进行交际,而且交际本身就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中国民歌歌词文本的翻译也应遵循此原则。本文首先对中国民歌的特点进行分析,接着对关联理论主要的概念和相关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诠释,例如关联理论的定义,关联度包括语境效果和处理过程,关联原则包括认知原则,最佳关联和明示推理交际,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等。最后运用关联翻译理论分析中国民歌歌词文本的翻译,接着选择《中国歌曲选·民歌专集》和互联网上的部分民歌歌词文本的作为分析语料,解读中国民歌歌词文本翻译,试图找出中国民歌歌词文本翻译的一些具体有效适当的方法,为中国民歌的翻译研究和为想了解中国民歌文化的外国人提供一些参考,达到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目的。分析研究发现,从认知角度出发的关联翻译理论能够较好地诠释中国民歌歌词文本翻译,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民歌歌词文本翻译是解释性与原文的相似,是一个以寻求最佳关联为目的明示-推理的双重动态过程;本文试图找到一些翻译中国民歌歌词文本具体的翻译方法,包括详述法,创造法,类比法,注解法,音译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