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脑缺血耐受动物模型的影响。通过测定脑缺血耐受模型动物血浆中内皮素(ET)、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血栓调节蛋白(TM)、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以及大脑皮层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烷素B2(TXB2)含量和大脑内皮粘附分子-I(ICAM-1)表达,并观察相关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从而探讨缺血预处理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作用及柿叶黄酮对脑缺血疾病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两次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方法造小鼠缺血耐受模型。第一次手术后给银杏叶提取物片,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药物处理,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与预处理模型组同时给予灌服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5天,第5天禁食12h给药后1h,阻断双侧静总动脉血流30min。、第二次手术后24h,测定小鼠血浆中t-PA、PAI-1含量,检测小鼠大脑皮层6-Keto-PGF1α、TXB2含量,光镜下观察动物模型脑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采用先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再用稍加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耐受模型。第一次手术后给银杏叶提取物片,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药物处理,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与预处理模型组同时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5天,第5天禁食12h给药后1h,线栓法阻断大鼠脑组织中总动脉血流2h后恢复灌流。于最后一次手术后24小时测定大鼠血浆中ET、TM、vWF含量及脑组织ICAM-1表达,光镜下观察动物模型脑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结果:脑缺血耐受小鼠、大鼠模型均制作成功。缺血再灌注组及预处理模型组动物血浆t-PA、大脑皮层TXB2含量显著降低,血浆PAI-1、ET、TM、vWF含量及大脑皮层6-Keto-PGF1α含量显著增加,且脑组织ICAM-1阳性表达明显;与预处理模型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动物动物血浆t-PA、大脑皮层TXB2含量有明显降低,血浆PAI-1、ET、TM、vWF含量及大脑皮层6-Keto-PGF1α含量明显增加,脑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较预处理模型组相比更为明显。 柿叶黄酮能明显提高模型动物血浆中t-PA含量和大脑皮层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模型动物血浆中PAI-1、ET、TM、vWF含量及大脑皮层TXB2含量,并能抑制脑组织ICAM-1的表达,改善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的病变情况 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够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是缺血再灌注损伤较有力的内源性保护机制。柿叶黄酮能够很好的增强脑保护作用,促进脑缺血耐受的形成,对脑缺血炎症及内皮血管的损伤,有很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