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白凤丸对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的作用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乌鸡白凤丸对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和大鼠模型的影响;通过测定实验小鼠、大鼠的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检测实验小鼠、大鼠血清或前列腺组织中睾酮(T)、雌二醇(E2)、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观察前列腺、胸腺、肾脏和脾脏组织形态的变化,评价乌鸡白凤丸对前列腺增生小鼠、大鼠模型的疗效,并初步揭示乌鸡白凤丸对前列腺增生治疗的作用及特点。  方法:采用去势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的方法建立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从去势第3天起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乌鸡白凤丸混悬液(9g/kg、4.5g/kg、2.25g/kg,2ml/100g),癃闭舒胶囊混悬液(0.45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5倍)及同体积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灌服,每日1次,连续3周;于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h)2h,眼眶取血,然后处死小鼠,测定小鼠的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检测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光镜下观察对小鼠前列腺、胸腺、肾脏和脾脏的组织形态学影响。采用去势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4mg/kg/d)的方法建立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从去势第8天起,每只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4mg/kg/d,连续30天;从去势第8天起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乌鸡白凤丸混悬液(6g/kg、3g/kg、1.5g/kg),癃闭舒胶囊混悬液(0.3g/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倍)及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空白组与模型组,2ml/100g),每日1次,连续30天;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小时)2h,大鼠称重后处死,解剖,测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检测前列腺组织中睾酮(T)、雌二醇(E2)、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前列腺、胸腺、肾脏和脾脏的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结果:前列腺增生小鼠、大鼠模型均复制成功,模型动物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或前列腺中睾酮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雌二醇水平变化不明显,前列腺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1),前列腺腺上皮、间质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胸腺的皮质厚度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厚和增多(P<0.01),对肾脏和脾脏的影响不明显。大、中、小剂量的乌鸡白凤丸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前列腺指数(P<0.01);大、小剂量的乌鸡白凤丸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的睾酮水平(P<0.01);大、中、小剂量的乌鸡白凤丸均可使模型小鼠前列腺腺上皮、间质纤维组织减少,使腺体的体密度下降。大、中剂量乌鸡白凤丸均可显著降低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的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P<0.01),胸腺的皮质厚度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厚和增多(P<0.01);大、中、小剂量乌鸡白凤丸均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前列腺中的睾酮水平(P<0.01),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前列腺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P<0.01);均可使模型大鼠腺上皮、间质纤维组织减少,使腺体的体密度下降,比表面值增大。  结论:采用去势加丙酸睾酮方法造大、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模型动物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均显著增加,血清或前列腺中睾酮水平均显著升高,前列腺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前列腺腺上皮、间质纤维明显增多,胸腺皮质萎缩,淋巴细胞减少,实验结果表明造前列腺增生模型成功。本研究显示,乌鸡白凤丸具有抑制大小鼠前列腺增生作用,可显著减造模所致的小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显著降低大、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降低模型动物前列腺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使模型动物前列腺腺上皮、间质纤维组织减少,使腺体的体密度显著下降,皮质显著增厚,淋巴细胞密集,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多。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紊乱的雌、雄激素比例,降低前列腺中刺激性生长因子水平等作用有关,通过调控前列腺中的信号分子网络,最终达到抑制前列腺增生的目的。胸腺皮质增厚和淋巴细胞数量的改变显示,推测前列腺增生发生时与机体的免疫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研究中国药典收载的的三个品种的莪术药材的总提物成分差异和三个品种的莪术药材挥发油的成分差异;探索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地种植后化学成分分布和含量发生的变化。  
目的:葶苈生脉方(由红参、生黄芪、丹参、麦冬、葶苈子、益母草、五味子、红花、赤芍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功效,经临床观察证明,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以半灌木千斤拔为研究对象,进行生药学研究,并与千斤拔、大叶千斤拔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经典的四大鉴别法(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构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文献研究以及综合分析,提出对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设想,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征与壮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