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又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西安市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许多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只有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才能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西安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政策性优惠贷款,资金严重紧缺,亟需开辟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西安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供利用的融资方式分为项目融资方式和公司融资方式,公司融资即通过国有投资公司融资与项目融资相比更为重要。但是西安市四家国有投资公司在发挥其投融资职能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在利用市场化融资手段上,亟待发展和完善。本文运用将企业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国有投资公司的具体投融资行为,总体融资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一是西安市四家国有投资公司分属三个不同部门,制约了其投融资职能的发挥:二是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有待完善。 本文通过引入资本结构理论,从资本成本、公司治理、行业及风险因素等各个角度对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证券融资和信托融资是国有投资公司的优选。如要实现基础设施筹资渠道的多元化,西安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改变现行的财政融资作为基本特征框架的体制,建立新的融资框架,有效途径是将西安市四家国有投资公司的资产、人才、技术、管理进行整合,加速资本的集中;同时完善政府与国有投资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实现由行政性委托向企业制委托的转变。 在如何进一步优化西安市国有投资公司的融资职能,实现向资本市场筹措资金上,本文引入了上海久事公司优化融资方式的成功事例,将现代投融资理论应用于转轨时期的西安市国有投资公司的融资实践,探讨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司融资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点,提出了作者的构想与建议。对国有投资公司的借“壳”上市、资产经营、金融创新工具的应用、融资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等分别进行深入的分析,实现融资方式和策略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