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ormac McCarthy's Cities of the Plain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荣获威廉·福克纳奖,古根海姆奖和第91界“普利策最佳小说奖”,被誉为美国当代小说界的四大天王之一。他的小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及评论界的美誉,尤其是《边境三部曲》更是为他奠定了在现代美国文坛上的大师地位。长期以来,三部曲被人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生态批评角度分析麦卡锡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研究热点之一。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直放在前两部。而作为三部曲最后一部的《平原上的城市》则几乎没有被单独系统而全面的探讨过。本文试从生态批评角度来解读《平原上的城市》这部作品,探讨其中体现的麦卡锡的生态意识,展现作者在呼吁生态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与贡献,唤起人们对生态的关注。论文由三部分构成。   导论部分主要是关于作者科马克·麦卡锡和小说《平原上的城市》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对其所进行的相关评论及生态批评理论的源起、发展及其重要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从两个方面探讨小说中体现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思想:作者对自然的爱与钦佩,以及他对人类控制自然欲望的控诉。   第二章探讨麦卡锡用敬畏生命伦理解决环境危机的探索。麦卡锡展现了牛仔对马和其他动物的敬畏,肯定了生物的内在价值,以及一切生命的平等地位,从而重新树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观点。   第三章探讨麦卡锡另一种解决危机的尝试:弃恶扬善的人文生态思想。通过分析作品中墨西哥人的友好互助,牛仔间的兄弟情义,以及几份纯洁的真爱展现了麦卡锡以“善”恢复和谐社会,从而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希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英语教学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重视。英语教学的成功实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英语教材作为一种传递工具,为老师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气氛,创造新型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感,同时在很大程度上
作为文学经典和宗教经典的《圣经》由66卷书构成,其中以人名命名的有40卷。作为《圣经》中仅两卷以女性名字命名的书卷之一,《以斯帖记》从成书之日起就受到读者关注。特别是
教师指令语是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时给予学生的指令,它是一种言语行为。作为课堂话语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教师指令语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学生课堂行为、组织维持课堂秩序、加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英语教学的重点从“如何教”转向了“如何学”。对语言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也得到的充足地深入与发展。语言学习观念和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作为外语教学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