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持续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肝损伤与HBV基因型、病毒载量及肝组织中病毒抗原表达的相互关系。了解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持续性HBV感染者自然发生的YMDD变异状况。方法:37例来源于新疆哈密地区的HBV DNA阳性的持续性HBV感染者,均为汉族,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1.5倍正常值上限,未经抗病毒治疗。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因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YMDD变异,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HBV含量。取肝组织常规HE染色后评估组织活动指数(Histological activity index,HAI),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肝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表达情况。结果:(1).绝大多数血清ALT正常的持续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炎症活动度多介于G1G2,纤维化指数多介于S1S2,甚至有个别患者可达到S3S4。(2).不同年龄组的肝脏炎症程度有显著差异,年龄小于30岁组有24例,肝脏炎症程度较轻,多为G1G2,年龄大于等于30岁组有13例,肝脏炎症程度较重,6例G2,2例G3,4例G4。男女之间HAI无明显差异。(3).37例新疆汉族持续性HBV感染者基因型有B型、C型和B+C混合型,以B+C混合型为主,22例占59.46%, B型10例占27.03%,C型5例占13.51%.未见有A、D、E、F、G、H型分布。(4).不同性别的基因型有统计学意义,37例中15例男性以B+C混合型为主, 12例占80.00%(12/15),22例女性以B+C混合型和B型为主,有10例B+C混合型占45.45% (10/22),10例B型占45.45%(10/22)。(5).37例持续性HBV感染者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阳性有81.82%(30/37), HBeAg阴性患者有18.92%(7/37),HBeAg阳性患者血清病毒载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患者。(6).不同年龄组的病毒载量有显著差异,年龄小于30岁组有24例,病毒载量较高,13例HBV DNA≥1.0×108copies/ml,年龄大于等于30岁组有13例,病毒载量多为HBV DNA<108 copies/ml。(7).不同病毒载量组的肝组织中HBsAg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而不同病毒载量组的肝组织中HBcAg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病毒载量较低组(HBV DNA<107copies/ml)肝组织中HBcAg多为阴性,而病毒载量较高组(HBV DNA≥107 copies/ml)肝组织中HBcAg多为阳性,不同基因型肝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8).BC混合型肝脏纤维化程度较低,不同HBV基因型的肝脏炎症程度无明显差异,不同病毒载量的肝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9).37例中有2例发生变异(自然变异率为5.45%),1例为YMDD、YVDD、YIDD混合型,另一例为YMDD、YIDD混合型。结论:1.绝大多数的血清ALT正常的持续性HB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肝损伤程度与患者年龄有关,而与血清病毒负荷、病毒基因型、肝组织中病毒抗原水平无关。2.对肝功能正常的持续性HBV感染者尤其年龄较大者应考虑进行肝组织学检查,以进行个体化评价和治疗。3.新疆汉族持续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包括B型、C型及B+C混合型,以B+C混合型为主。不同性别的基因型分布不同,男性以B+C混合型为主,女性以B+C混合型和B型为主。4.血清HBV含量与HBeAg和年龄有关,HBeAg阳性及年轻患者HBV DNA载量较高。5.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自然发生的YMDD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