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思维在酝酿效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b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研究表明,酝酿效应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对酝酿效应的作用主要有3种理论解释:一是酝酿期个体有机会遗忘错误的线索,所以促进了问题解决(Smith & Blankenship,1989);二是酝酿期思维定势发生了改变(set-shifting),使个体可以用新的角度来审视原问题(Schooler & Melcher 1995),从而可能达到问题的解决;三是在酝酿期无意识思维发挥作用,积极地参与了问题解决(Claxton,1997;Koestler,1964)。第三种解释将酝酿效应和无意识思维联系在一起,提出了无意识思维参与酝酿效应的理论假设。已经有研究证实,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无意识思维常常对酝酿效应产生促进作用。本研究以“无意识思维对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酝酿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为基本的理论假设。通过不同的实验任务设计,期望验证这一假设,并探索在各种不同的酝酿条件下,无意识思维的作用方式。本研究通过设计分心任务来实现无意识思维,将无意识思维与有意识思维相比较,预期前者更容易激发发散思维,从而导致创新观念的产生;后者更易激发聚合思维,造成根据线索进行问题解决。由于发散思维往往被看作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及标志,从而验证无意识思维导致创造性问题解决。另外,本研究还探讨了不同提示、不同时间长度、不同分心任务和不同问题解决任务对酝酿效应的作用,即对比无意识思维和有意识思维产生的思维产品时,将提示、时间、分心任务的难易程度、问题的类型等,作为其控制条件,考查对思维产品的数量和特性的影响。就我们所知,目前类似的研究在国内外都较少有。在本研究条件下获得如下实验结果:1.实验1在直接提示(条件Ⅰ)、间接提示(条件Ⅱ)和无提示(条件Ⅲ)三种不同的条件下产生聚合性(Ⅰ类产品)和发散性(Ⅱ类产品)两类产品。(1)在直接提示条件下(条件Ⅰ),无意识思维比有意识思维产生更多发散性产品,差异显著(p<.05),说明无意识思维对酝酿效应的促进作用显著。(2)在间接提示和无提示条件下,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得到的两类产品的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441/.449),有意识思考并不更易于聚合,而无意识思考也并不更易于发散。在这两种提示条件下,无意识思维对酝酿效应的促进作用不显著。(3)直接提示(条件1)得到更多聚合性产品(Ⅰ类产品),间接提示(条件2)和无提示(条件3)得到更多发散性产品(Ⅱ类产品)。均差异显著(p<.001/.01),说明直接提示易于聚合思维,间接提示和无提示易于发散思维。2.实验2采用制作小盒子的“非常材料实验”,在不同的时间条件(3分钟和5分钟)下,请2名心理学研究生从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对结果进行了Likert-7评分。结果表明有意识思维在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上的成绩都更好(p<.001)。思考时间对产品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影响显著(p<.01/.05),而分心时间对三个结果影响均不显著(p=.136/.456)。无意识思维导致发散的假设受到总思考时间的挑战。3.实验3在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两种条件下,进行一题多解的计算。结果表明,与无意识思维相比,有意识思维仅在产生创造性方法的数量上更多,且差异显著(p<.05)。问题答案以计算正确、错误和无答案三种结果比较,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无意识思维对酝酿效应的促进作用受到问题解决类型的挑战。综上所述,本研究验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无意识思维对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酝酿效应确具有促进作用,更有利于产生发散性产品。但是,无意识思维并非对所有问题解决都有促进的作用,提示类型、问题类型及总思考时间等因素均可能影响酝酿效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是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者,其人力资本的增值能够缓解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阻力,并且有助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因此加大农民工人力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据统计,我国常年农业用种量约125亿公斤,位居世界第一;总销售额200亿元,约占世界销售总额的8%;我国种子市场价值从2000年的
当前公路桥梁施工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升公路桥梁施工期间的经济效益,更要切实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基于此对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进行相关阐述,分析施工质量管
贫困一直是困扰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的难题,而且贫困的代际转移则是严重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毒瘤。深入研究造成贫困代际转移的原因则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但
近年来,公路桥梁行业发展迅猛,各种桥梁工程日益增多。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中的重点。首先对公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施工准备阶段、
经验理论形态的现象学心理学简称经验现象学心理学,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以现象学为哲学基础,提倡人文科学观,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坚持心理具有意向性的本质。它倡导
目的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部门的NO_x排放量一直很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传统的NO_x治理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等,得到了广泛运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而基
目的观察电针平刺迎香穴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青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单盲随机的原则采用信封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电针平刺迎香穴治疗;对照组60例予
目的:观察和评价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屈伸肌群的功能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推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