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再工业化”,新常态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紧迫性不言而喻,中国也要找准适合制造业的发展之路。2015年以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相关政策的提出,制造业被国家赋予新的重要使命。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及连接社会、经济各主体的金融业已显示出要融合到制造业发展战略框架及其所衍生出的、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的西部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的态势,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13-2015年的财务数据,引入企业绩效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对转型升级路径的影响。首先,通过阐述选题背景,指出“一带一路”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下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以及转型升级过程中解决融资问题的重要性,并通过对转型升级和融资能力相关研究的查阅及整理,指出融资能力、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为本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及其融资能力,为实证分析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分析结果,提出四个假设,即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与融资能力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与转型升级路径呈倒“U”型关系、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与转型升级路径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对融资能力与转型升级路径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回归分析法对所提假设进行验证,然后据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中的每股资本公积、现金收入比、科技投入产出比对转型升级路径具有显著影响,且在企业绩效较差时,每股资本公积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通过总资产收益率的部分中介作用得以实现。同时,当ROA<0时,总资产收益率对融资能力中的科技投入产出比与转型升级路径二者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ROA>0时,总资产收益率对融资能力中的现金收入比、科技投入产出比与转型升级路径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无论ROA<0或ROA>0,总资产收益率都具有调增作用。可见,融资能力是影响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据本文的结果,可以为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转型升级在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融资能力及企业绩效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