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最不可思议而又最引人入胜的内容之一。基于量子纠缠的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等领域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存在于光场的具有连续谱的正交分量之间的纠缠,即通常所说的连续变量纠缠,是量子纠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二阶非线性作用的光学参量放大器是产生连续变量纠缠态的主要途径之一。有种子光注入的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光和闲置光具有EPR纠缠性,可以构成可靠的连续变量纠缠源。等离激元是光场与金属表面电子振荡相耦合的一种模式。近年来,它的量子特性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形成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金属薄膜上的亚波长小孔阵列由于等离激元效应会出现异常透射现象。纠缠态的异常透射成为了揭示等离激元量子特性的突破口。借助于实验室的一台连续变量纠缠源,本文着重做了纠缠测量、纠缠态异常透射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非平衡Mach-Zehnder干涉仪,提出了一种新的贝尔态直接探测方法。非平衡Mach-Zehnder干涉仪由两根长度分别为2m和50 m的单模光纤构成,通过此装置测量了工作于参量放大状态的NOPA输出孪生光束的量子关联,测得振幅差和位相和噪声分别低于散粒噪声基准1.79 dB和1.62 dB。这种方法可以同时直接获取振幅关联和位相关联信息,克服了振幅正关联、位相反关联纠缠态的测量难题。2、研究了连续变量纠缠态光场的超透射行为。我们通过聚焦离子束在金膜上加工了六角对称的圆孔阵列,这种圆孔阵列具有75%的透射率。我们首次观察到正交分量纠缠光经过等离激元异常透射后的纠缠保持现象:振幅和、位相差分别压缩2.7dB、2.1dB的纠缠光经过样品后,保留了2.2 dB的振幅和压缩和1.6 dB位相差压缩。并且我们利用反馈控制的方法,有效利用了金属表面的反射光,减少了损耗对纠缠态的破坏。3、搭建出量子层析的实验系统,对异常透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构建出透射率为66%的金属孔阵样品的过程层析,与透过率66%的损耗过程理论计算结果的Fidelity=99.9%。说明了把异常透射过程看成损耗过程的合理性。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异常透射过程中的相位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