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前无论是西医学还是祖国传统医学,对于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都尚未达到统一的认识,因此可供研究的空间很大。目前西药治疗大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无明确的用药标准。因此发挥中医学的诊疗特色,特别是针灸的特殊治疗机理,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本课题的最终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经前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门诊、妇科门诊及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的病人和本校学生中选择符合观察条件的60名经前期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埋线取穴为太冲、三阴交、膻中、关元、带脉穴为主穴,并随证配穴;耳穴取心、肝、肾、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神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穴位埋线治疗一次,耳穴贴压治疗一次及隔三天再治疗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30例口服谷维素10mg一日三次,自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口服,至月经来潮为止;口服维生素B620mg一日三次,其余用法同谷维素。采用经前期综合征症状评分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评价1次,在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随访时再评价1次,观察评分情况及总有效率等。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某些变量需校正时采用方差齐分析等。 结果: 本研究对60例受试者进行3个月经周期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自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而治疗组症状评分下降幅度较大,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于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比对照组经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 治疗组30例中,显效8例,占26%;有效20例,占66.7%;无效2例,占6.6%,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30例中,显效2例,占6.6%;有效20例,占66.7%;无效8例,占26%,总有效率为73.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两组各证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比较时,发现治疗组的肝郁血瘀型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01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证型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随访时,治疗组有效例数为28例,复发4例,占14%;对照组有效例数为22例,复发9例,占41%。比较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为样本量不够大的原因。 结论: (1)本研究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证实了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疗效肯定且显著。 (2)治疗组的治疗后比治疗前症状评分下降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既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又能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3)对于各证型患者的疗效方面比较,说明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对于肝郁血瘀型患者的较其他证型的疗效更为显著。 (4)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时进行随访观察,从统计数字及症状评分来看,治疗组复发率较低,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 总的来说,本研究证实了穴位埋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疗效肯定且显著。既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且能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尤其对肝郁血瘀型患者疗效甚好。安全有效、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