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ectin-1、Galectin-3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房水及玻璃体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jia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视功能造成极大影响。PDR形成机制复杂,相关因素众多,促进与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相关分子失衡是PDR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分子生物学特征。PDR患者视网膜广泛继发性新生血管形成,血管渗漏、破裂引起玻璃体积血和(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将可能导致不可逆性盲目。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糖基化可以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激活、增殖和迁移,参与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生成所需的其他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而结合糖基的β-半乳糖凝集素(galactoside-binding lectins,Galectins)可能是其中重要的调节剂。Galectins是哺乳动物凝集素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半乳糖苷结合凝集素蛋白,在没有细胞因子等特异性受体的情况下仍能调节多种生物反应。Galectin-1和Galectin-3是Galectins家族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成员,其介导的碳水化合物识别在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在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中发挥一定作用,为PDR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PDR患者血清、房水及玻璃体液中Galectin-1、Galectin-3和VEGF-A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Galectin-1、Galectin-3在P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可能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研究PDR的病理机制及防治提供新思路、新靶点。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一科接受诊治的PDR患者42例(42眼),男23例,女19例,年龄47~74岁,平均(55.4±10.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23G玻璃体切除术,术前(3天)行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抗VEGF-A单克隆抗体)治疗。对照组纳入同期于我科接受诊治的无糖尿病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30例(30眼),男12例,女18例,年龄49~69岁,平均(59.5±11.2)岁。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肘正中静脉血5mL,其中3 mL静脉血用于测定常规生化指标,另2mL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0.3mL。显微镜下以0.33mm针头于角膜缘内1mm处进针至前房内,缓慢抽取未稀释房水约80-100μL。23G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中,保持灌注关闭状态,同时用玻切头切除约0.5-0.8mL玻璃体原液,离心后取上清液0.1mL,所有标本采集后立即置于-80℃冰箱冷冻保存。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房水及玻璃体液中Galectin-1、Galectin-3及VEGF-A浓度。采用IBM 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两独立样本之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和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配对资料的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的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PDR组血清Galectin-1、Galectin-3及VEGF-A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4±0.69 vs 1.43±0.72 ng/mL,t=1.228,P=0.224;1181.27±537.78 vs 972.27±515.58 pg/mL,t=1.654,P=0.103 及 24.39±8.67 vs 22.14±6.44 pg/mL,t=1.208,P=0.231)。2、在接受抗 VEGF 治疗前,PDR 组房水中 Galectin-1、Galectin-3 及 VEGF-A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0.56 vs 0.76±0.24 ng/mL,t=2.619,P=0.011;617.33±312.09 vs 382.28±219.69 pg/mL,t=2.491,P=0.015 及104.97±26.71 vs 20.56±7.82 pg/mL,t=16.7 75,P<0.001)。3、在接受抗VEGF治疗后3天,PDR组房水中Galectin-1、Galectin-3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59 vs 0.76±0.24 ng/mL,t=2.725,P=0.008 及 568.69±317.53 vs 382.28±219.69 pg/mL,t=2.437,P=0.017),PDR 组房水中VEGF-A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3±8.83 vs 20.56±7.82 pg/mL,t=1.822,P=0.073)。4、PDR组在接受抗VEGF治疗前的房水VEGF-A浓度高于抗VEGF治疗后 3 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97±26.71 vs 24.23±8.83 pg/mL,t=23.456,P<0.001)。PDR组在接受抗VEGF治疗前的房水Galectin-1、Galectin-3浓度与抗VEGF治疗后3天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4±0.56 vs 1.25±0.59 ng/mL,t=-1.610,P=0.112及617.33±312.09 vs 568.69±317.53 pg/mL,t=1.767,P=0.081)。5、PDR组玻璃体液中Galectin-1、Galectin-3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1±0.77 vs 1.01±0.55 ng/mL,t=10.310,P<0.001 及1982.19±1057.47 vs 1286.85±543.95 pg/mL,t=3.299,P=0.002)。PDR 组玻璃体液中VEGF-A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2±11.96 vs 25.90±7.92 pg/mL,t=1.684,P=0.097)。结论1、PDR患者眼内Galectin-1、Galectin-3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Galectin-1、Galectin-3可能参与PDR的发生过程。2、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不能降低PDR患者眼内Galectin-1、Galectin-3的表达水平,提示Galectin-1、Galectin-3可能不依赖VEGF参与PDR的发病。3、血清Galectin-1、Galectin-3的表达水平尚不能作为提示PDR病情的辅助指标。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汉语中新兴语气副词“只怕”为研究对象,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以大量事实语料为依据,在共时层面对语气副词“只怕”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进行分析。并借助语
网络社交平台的兴起为舆论发展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媒介,信息传播过程变得更加迅速和多元化,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的用户也变得越来越多。正是在这样信息传播过程复杂、网络用
本研究以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集团出版的《Glencoe Biology(2017年版)》和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9修订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STEM教材分析框架来研究两版教材中的异同。本文主要由以下几章组成: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了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实施STEM教育的适切性,并且发现STEM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依赖于课程改革,而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从理论和实
胃癌是全球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全球胃癌的发病人数逐年递减,但是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居高不下。由于早期胃癌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就诊
钛及其合金因其比强度高、密度低、耐腐蚀强和抗高低温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航空航天工业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在室温条件下,由于钛合金的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变形量小,从而导致成形较为困难,尤其是复杂条件下受力的改变对钛合金板材成形性能和成形质量的影响较大。本文基于单向和双向拉伸实验,进行了塑性较好的TA1板材成形性能的研究,确定出不同受力状态下TA1板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变形量。首先,通过不同加载速度的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主要的诊断标准依赖于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尚没有标志性的分子学诊断依据,因而常不容易
1目的通过对中药芪黄煎剂(Qi Huang Decoction,QH)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进行测定,揭示QH对SCF/c-kit信号通路的药效物质基础。再建立Wistar大鼠胃切除动物模型,滴注QH于小肠内进行干预,观察QH对大鼠胃切除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以及SCF/c-ki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初步探讨Q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应用于喉返神经监测甲状腺手术,对于喉返神经肌电信号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择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5岁,体重指数18~28
居民的社区参与,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亦是我国推动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我国保障房社区后期服务管理不完善,导致保障房居民社区参与还存在诸多的问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颇具声名的作家之一,考察其小说的经典化必然具备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借用童庆炳提出的“经典建构六要素”理论,从内部、外部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