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自然的艺术建构——评迟子建的小说创作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文坛中独特的存在,迟子建多年以来在自己的土地上默默而又不懈地追求着,她不是任何潮流的主将,她的写作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出发,打上了自然的深深烙印。 本文主要从自然入手,结合文本分析和作者经历,探讨自然在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价值意义。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迟子建作品中的自然界。迟子建首先在自然中发现了自然之美,这种美不只是一种静态美,而是充满了生命意识。迟子建认为人和其他生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万物都有生命,人并不比其他生物高贵,这形成了她的万物有灵论。自然是迟子建的终极乡土,人类真正的栖居是回归自然。 第二、迟子建作品中的自然还指内在自然即自然人性、生命的自然状态和生活的本真状态。迟子建在回归自然的姿态中,展开了对“人的本性”或“人的天性”即自然人性的追寻,主要表现为追寻个体生命的强力和自由,追寻生命本真的状态,前者主要表现在对鄂伦春人的书写中,后者主要表现在对天真无邪的儿童和傻子的书写中。而在朴素的日常生活中,迟子建又发现了生命的真正状态。 第三、迟子建的自然哲学。从自然出发,迟子建形成了自己的生命观和艺术观。迟子建认为人死了之后,灵魂依然存在,死亡只不过是生命存在的另外一种方式,人和灵魂可以穿越时空进行交流。真正的死亡是完全失去自然人性、完全失去真善美的灵魂之死,这样的人即使活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她的艺术世界里,迟子建崇尚本色之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忧伤之美、宁静之美和回溯之美。 迟子建用自然建构起的文学世界在当代文学史上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永恒的生命力,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写作具有重要参照意义。
其他文献
《史记》成书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代传抄翻刻,形成了复杂的版本系统。本文以张元济先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辑印之《百衲本二十四史·史记》为研究对象,就其辑印的历史年代来说,《史
蓝港旗下首款武侠题材网游《东邪西毒》中,部分高级副本采用了普通、精英、英雄三种难度。普通难度下无论小怪还是BOSS均无AI,技能和攻击强度较低,一般很大众水平的紫色装备以及角色武功技能学到当前技能等级满级时,就可以通过,对于团队的默契程度也比较低,队友间不需要有太多的配合。下面主要针对三个副本中精英和英雄难度的BOSS战法做一下指引和分析。
期刊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别整理出了属于吴语苏沪嘉小片的启海话和属于江淮官话通泰片的南通话的音系,一方面将两种方言的声韵调分别同中古音的声韵调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将这两
本课题是建立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语料来源于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亢世勇教授主持建设的中小学生语言偏误语料库。语料库是通过搜集中小学生作业本、作文本、周记本、
阐述了固态继电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及交流直流固态继电器的适用范围,并针对交流固态继电器,提出了根据它的几个关键参数来合理选择固态继电器的方法、应用电路在设计上需要
学界对否定现象和否定范畴的研究成果颇多,但仍然有一些基本现象有待解释。现代汉语降格否定是汉语否定范畴的次范畴之一,降格否定在构成类别、内部结构、语义性质、表达功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