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会大学西方文化渗透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deda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中叶,教会大学作为西方文化渗透的一种手段出现在中国。从教会大学的发展过程来看,作为传教士在华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教会大学最大的作用不在宗教,尽管宗教目的是其建立的根本。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教会大学把西方的办学理念、科学技术,甚至是社会观念都渗透到中国。本文从文化学、教育学、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将教会大学置于失衡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加以研究,把教会大学作为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或渗透的渠道来加以考察。考察教会大学办学环境的变化,分析其在办学过程中角色的变化,对其文化活动做详细的梳理,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教会大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性质等获得一种较为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研究发现,教会大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非正常状态,使得教会大学在中国得以出现;而文化交流的非对等性,使得教会大学在中国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成为必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大学是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载体,教会大学也确实促进了中国教育乃至社会的近代化。但它带来的主要是西方文化,西方化并不完全意味着近代化。教会大学最大的弊端就是教育与宗教相结合,办学目标脱离中国实际,轻视中国文化。西方通过教会大学也增进了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但更主要的是西方文化在中国大规模的输入、渗透,猛烈地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除引言和结语外,论文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发展历程;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文化渗透的动因分析,包括表层和深层次的原因;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文化渗透的环境分析,主要是政治环境、经济及文化环境;教会大学文化渗透的方式,主要包括基督教思想的渗透方式、西方高等教育的渗透方式及西方社会观念的渗透方式。在上述论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对我国高校建设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有益的启示。文章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法。
其他文献
饮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热点。而在广大的岩溶山区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保健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近年来由于受社会环境、职业
SR公司是一家中小型民营家用纺织用品生产企业,公司长期积累的在渠道意识、结构、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本文通过对SR公司渠道环境和内部条件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形态与理论形态的辩证结合,作为党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一国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株潭城市群作为连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西部经济区的中部节点,不仅是湖南的产业和生产要
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现象,因为它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同时它也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日益关注的一个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大众化教育和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不同需求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除了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教师的角色冲突历来被视为众多角色冲突的典型情境,受到人们所关注,但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冲突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加上目前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
胃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列居我国第二位。早在90年代Correa提出了经典的肠型胃癌演变模式,胃癌可以由胃癌前状态如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出现。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