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αi蛋白介导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信号转导及促炎反应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装置,它不仅保护我们身体免受微生物等外部侵害,而且还保护自身受损或功能失常的组织,其中第一道保护屏障之一是炎症。炎症是先天免疫的主要机制,并在许多过程中受到调节。这种调节步骤之一是细胞因子网络,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复杂细胞因子网络的核心角色,发挥着关键的作用。TNF-α生物活性的改变参与调控自身免疫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展进程,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死亡等。G蛋白是膜内能与鸟苷二磷酸结合,具有GTP水解酶活性的一类信号传导蛋白,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Gαi蛋白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参与介导多种炎症的发生发展,提示Gαi蛋白可能是炎症调控的潜在靶点。在本论文中我们拟在MEFs细胞中探究Gαi蛋白参与介导TNF-α信号转导的相关分子机制,并且通过THP-1和BMDM细胞模型进一步明确Gαi1/3在炎症中的作用,为某些疾病的炎症反应治疗寻找新的靶点。研究方法:通过培养 WT,Gαi1/3 DKO,Gαi1 KO,Gαi3 KO,Gαi2 KO 的 MEFs细胞以及Gab1 KO的MEFs细胞,培育并在MEFs利用shRNA质粒载体靶向敲减Gαi1和/或Gαi3建立稳转细胞株;再转染CRISPR/Case9-KO病毒敲除Gαi1和Gαi3;再在此细胞株中借助于脂质体转染导入外源性Gαi1和Gαi3,获得OE-Gαi1/3 MEFs稳转细胞株;在DKO MEFs中通过脂质体转染重新导入外源性Gαi1和Gαi3,创建不同表达的稳转细胞株,获得Ad-Gαi1 MEFs和Ad-Gαi3 MEFs。对上述细胞株施用TNF-α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表达量(Akt-mTORC1、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以及下游接头蛋白Gab1的表达情况;运用shRNA干扰法在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靶向敲减Gαi1和Gαi3,检测Gαi1/3-shRNA THP-1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运用shRNA干扰法在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BMDM)中靶向敲减Gαi1和Gαi3,检测Gαi1/3-shRNA BMDM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和Akt-mTORC1、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研究结果:通过WB检测我们发现,在MEFs中,Gαi1/3双敲(DKO)阻断了TNF-α诱导的AK,T-mTOR和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此外,在TNF-α处理下,Gαi1/3-shRNA、Gαi1-KO、Gαi3-KO MEFs 下游信号水平均显著降低,而 Gαi2-KO MEFs中无明显变化。同时,TNF-α处理后,Gαi1/3-DKO MEFs中重新表达Gαi1(Ad-Gαi1)和Gαi3(Ad-Gαi3)部分拯救了 TNF-α的下游信号转导,并且OE-Gαi1/3 MEFs中TNF-α下游信号活化显著增强。此外,Gab1 KO MEFs在药物处理后Akt-mTORC1和MAPK通路相关蛋白活化水平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中,Gαi1/3敲减显著降低了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在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中,shRNA敲减Gαi1/3降低了 Akt-mTORC1/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Gαi1/3参与介导TNF-α诱导的下游Akt-mTOR/MAPK信号转导。同时,Gαi1/3参与调控TNF-α诱导的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本研究丰富了对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活性调控及机制的新认识,由于TNF-α在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Gαi1/3可能成为炎症反应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型靶点。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是土地利用过程中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生态效率,能够衡量区域土地低碳利用的水平。中国西北地区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民生发展的双重考验,在中国全面提
由于能源资源紧缺,电致变色智能窗这类建筑节能材料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电致变色材料是指在外加电压下,光学性能如透过率、吸收率、反射率、颜色等发生变化的材料。传统电致变色材料仅考虑对可见光波段的遮、透光,颜色变化,响应时间以及循环次数等性能的研究。新型智能窗为更充分的利用太阳光的能量要求材料在可见-近红外双波段光学性能可调,实现对太阳光光和热的独立调控,从而适用于我国不同地理区域,满足节能需求。聚
磁场活动是宇宙中许多瞬间现象的基础例如太阳和恒星的耀斑、磁层亚爆和伽马射线爆发等。而引发这些过程的磁场能量可能是由磁重联释放的。因为磁重联的发生改变了磁场的拓扑结构并且将磁场能量转化等离子体能量。本文运用2.5D的PIC(particle-in-cell)方法分别对无导向场时的无碰撞磁重联和由导向场时的无碰撞磁重联做了模拟研究。我们主要对无导向场磁重联和有导向场磁重联的重联电场、重联磁场、电子电流
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及子宫体癌,但其病死率却占首位。早在2010年,美国癌症协会对女性各部位的新发癌症进行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及环境问题的加重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清洁能源的开发,丁醇因其优越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丁醇的生产主要是靠丙酮-丁醇-乙醇(ABE)发酵获得的,但目前的ABE发酵仍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丁醇的产量。目前已有研究通过进行混菌共培养来改善ABE的发酵性能。混菌共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发酵技术,利用菌株之间不同的代谢途径,达到互利共生的作用,不需要进行复杂的DNA体外重组就能达到与其类似的目的,
阿尔兹海默症(AD)是最常见的导致痴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发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加。无论是在家庭层面还是社会层面,AD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与精神负担。因此,目
学位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分子量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化POSS(MA POSS)的合成机理及其在PMMA改性中的作用。以甲酸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TEOS为改性剂,通过水解缩聚(3-甲基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合成了MA POSS,并探讨了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结果表明了Si-OH、C=O和Si-O-Si基团的存在,这说明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基倍半硅氧烷(MSSO)。质谱分
抑郁症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严重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存在诸多假说,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外界压力应激造成的抑郁症会伴随有海马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的下降,
目的:研究新生期应激对脑内胶质淋巴系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应激模型构建:采用C57BL/6小鼠新生期母爱剥夺(NMD)模型,小鼠从出生第2天至第15天,每天与母鼠分离3小时
光热疗法(photothermal therapy,PTT)是利用光吸收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以提高肿瘤部位的温度,实现肿瘤细胞消融的治疗方式,该方法具有明确的效果及较小的副作用。但在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