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物流作为当今低碳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发展绿色物流金融,不仅将有力地支持绿色物流运营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的发挥,而且极大地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对绿色物流金融运营进行系统地研究,是推进低碳经济建设,发展绿色物流,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物流运营中存在着巨大的“外部负效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为实现绿色物流环境的净化及其物流资源最充分的利用,需要金融机构设计、开发、推广有关金融产品,为绿色物流运营开展“融资信贷、支付结算、分散风险”等绿色物流金融服务。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及金融抑制,致使绿色物流金融供给短缺,不能满足绿色物流发展的金融需求。针对目前我国绿色物流金融供给短缺现状,结合物流和金融,本文通过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现状分析,及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机理分析,系统地研究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绩效评价与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设计绿色物流金融的运营模式,以及绿色物流金融的运营环境优化,初步构建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框架。首先,阐述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一般理论,深入地分析绿色物流金融的运营现状,从物流运营的“外部负效应”入手,分析绿色物流运营的金融需求巨大与金融供给短缺及其成因;剖析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缺乏,以及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环境堪忧等一系列问题。借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金融支持绿色物流经验,无疑给我国发展绿色物流金融具有重要启示。其次,系统地分析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机理,深入地分析绿色物流金融运行的内在需求、内在动力,以及绿色物流金融运行的互动发展;运用基于AHP多目标模糊理论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以中部地区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绩效评价为例,深入研究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的绩效评价;运用基于语言OWA算子评估方法与模型,以中部地区开展农产品绿色物流银行业务风险评估为例,深入地研究绿色物流金融运营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可借鉴的典型案例分析,科学地设计股权式或非股权式“绿色物流银行”运营模式,以长株潭股份制“绿色物流银行”科学构建为实例,深入地研究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设计。最后,为保障绿色物流金融的有效运行,针对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深入地探讨绿色物流金融的运营环境优化。通过分析与论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完善绿色物流金融运营评价体系,拓展绿色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开发绿色物流金融产品,创新绿色物流金融融资机制,对绿色物流金融运营至关重要。2.无论在信息完全或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绿色物流金融业务运行,都作用于绿色物流业与金融业的有效融合,双方相互博弈、互惠共赢,以满足帕累托最优。3.正确地评价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绩效,有利于提升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效率,降低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成本,是建立绿色物流金融评价体系的首要问题,也是科学设计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的客观前提。4.客观地评估绿色物流金融运营风险,不仅有利于绿色物流金融运营风险管理,而且有利于提升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绩效,是完善绿色物流金融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科学设计绿色物流金融运营模式尤为重要的客观前提。5.发展绿色物流金融,必须高效地融合绿色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多元利益主体的股权式或非股权式“绿色物流银行”模式。6.健全绿色物流金融政策法规制度,强化绿色物流金融政府引导行为,加强绿色物流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绿色物流金融运营融资机制,是优化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环境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