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人口迁入意愿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printh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为抢夺人力资源,各地逐渐开始关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问题,并通过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流动人口长期迁入流入地。但是,基于种种经济社会原因,流动人口迁入意愿产生了分化,探索流动人口迁入意愿的影响机制也就有了现实意义。
  本文先是对流动人口个体特征、流动特点、主要来源进行了较为细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掌握中国流动人口的基本特点。发现流动人口仍然以低学历层次的农村青壮年人群为主,但呈现出年龄结构老化、教育程度不断改善的趋势。中国流动人口以跨省近距离流动为主,主要来自安徽、河南、四川等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
  接着运用logit概率选择模型,研究流动人口迁入意愿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建立多维度的细化模型,进一步对比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带、不同级别城市流动人口迁入意愿影响机制的差异,从而深层次探讨影响流动人口迁入意愿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影响流动人口迁入意愿的因素包括性别、教育、婚姻等个体特征,流动距离、流动时间等人口流动特征,家庭收入等经济因素,以及公共服务资源等因素。此外,流动人口迁入意愿影响机制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与时间纵向差异。公共服务资源相对发达的地区,对流动人口更有吸引力;教育、家庭收入等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住决策的影响在增强。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尽管地域广博、物种丰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保障自
学位
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在梳理和分析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中几种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来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让“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价值取向真正贯彻小城镇生态环境的始终,确保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进
学位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应用,改善农村的一系列生产问题。为了使新农村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农业科技应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应用。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生产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国总体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代以来,农业科技的应用为发展农村建设,为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正面效应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及第二大进口国。2018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任务,中国外贸既存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困难和挑战。物流系统作为连接地理、经济区域间的纽带,已经成为社会流通领域新的增长点,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物流业是实现国际贸易的基础保证,而国际贸易发展则是物流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
学位
自然人流动作为服务贸易的第四种提供方式,伴随着贸易和跨国投资的不断发展,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规模不断增大,既利于缓解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又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全球范围内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最终将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但各国出于政治、经济等利益诉求,对自然人流动设置贸易壁垒,一定程度阻碍了贸易发展。  为验证自然人流动的贸易效应,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来探究
2003年以来,中国开始驶入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快车轨道,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家竞争力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或并购海外企业等各种方式嵌入研发密集度高的发达国家,吸收投资东道国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另外也有许多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获取海外的资源优势和市场拓展优势,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逐步落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向前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各国贸易往来联系日愈紧密。中国的对外贸易量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顺差不断扩大,贸易摩擦频发,给中国对外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深入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以规避贸易发展中的各种不利影响,对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物流系统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地理距离、经济
本文基于Melitz异质性企业和厂商短期内生产规模不变的设定,采用加入质量因素的CES效用模型,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算得一国某一产品面临的需求函数。选取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投入要素包括劳动力和中间投入品组合,引入质量决定函数,得到含有质量因素的利润函数,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算得企业最优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公式。依据推导结果,得出如下推测:中间品关税下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有正向影响。  之后,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0,322亿元,自2012年第一季度起已经连续26个季度上升,与此同时,2017年底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74%,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上升。不良贷款资产的出现和累积,一方面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上升,利润水平下降,不利于中国金融系统稳定;另一方面影响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制约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合理高效地解决
学位
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后,贸易总量保持高速增长,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根据世贸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已经同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边贸易关系,中国的进出口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全球化背景下,WTO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中权威性降低,不仅存在自身体制弊端,而且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视角转向了区域贸易协定,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推动本国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