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四纪黄土高原黄土层和第三纪红粘土层,作为陆相沉积物,包含了新生代晚期气候变化和高原隆升的信息。对于黄土高原黄土,前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并且认为红粘土同黄土一样,同属风成成因。本研究利用Hf同位素同时结合Nd同位素,对黄土高原泾川剖面不同粒级红粘土的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物质来源的差异性,以及对海水线和北太平洋粉尘的贡献。基于Nd-Hf同位素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泾川红粘土2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纪黄土高原黄土层和第三纪红粘土层,作为陆相沉积物,包含了新生代晚期气候变化和高原隆升的信息。对于黄土高原黄土,前人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并且认为红粘土同黄土一样,同属风成成因。本研究利用Hf同位素同时结合Nd同位素,对黄土高原泾川剖面不同粒级红粘土的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物质来源的差异性,以及对海水线和北太平洋粉尘的贡献。基于Nd-Hf同位素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泾川红粘土28~45μm与5~28μm组分的Hf同位素一致,表明其物源一致;红粘土中锆石主要存在于>45μm组分中,因此28~45μm与5~28μm组分不存在锆石效应。<5μm组分主要为远源,其可能来自戈壁阿尔泰山。(2)泾川红粘土与秦安和灵台红粘土(28~45μm)Hf同位素相比,相对稳定,秦安和灵台红粘土Hf同位素的大幅波动表明空间和时间因素对Hf同位素影响明显,黄土高原红粘土Hf同位素变化机制复杂。(3)Nd-Hf同位素的特征也表明28~45μm与5~28μm组分物质来源基本一致,来自黄土高原上风向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等荒漠区域,5~28μm组分是红粘土主要粒级,其传输的距离较远,可能来自以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为主的细粒物质,而28~45μm组分为近源,可能来自于黄土高原上风向近源的腾格里沙漠为主的区域。(4)泾川红粘土不同粒级组分在εNd-εHf同位素图解中,5~28μm和28~45μm均分布在无锆石线上,表明这两个粒级中锆石含量很少,表明Nd-Hf解耦有锆石效应的贡献。<5μm组分Hf值升高的原因首先是物源上的不一致,其次风化作用也对其Nd-Hf同位素的解耦产生了影响。(5)通过对小于5μm组分的Nd-Hf同位素组成分析,认为泾川红粘土与北太平洋深海粉尘物质有相似的物质来源,即以巴丹吉林沙漠相邻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蒙古国北部的高原区域为主,表明中国西北部的戈壁沙漠对北太平洋粉尘来源具有一定的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1.调查四川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心ICU医务人员对ABCDEF集束化策略的知识和态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了解四川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心ICU开展ABCDEF集束化策略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其实施的相关因素。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在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ICU医务人员知识与态度问卷、ICU实践问卷和实施影响因素问卷三个部分,知识与态度问卷、实施影响因素问卷
阿齐克韦不仅是尼日利亚著名的政治家和民族主义领袖,也是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阿齐克韦不仅领导了尼日利亚的民族独立运动,还是西非地区早期的泛非主义者。他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国际社会开始逐步达成共识——缓解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共同责任,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谈判之后,各缔约国政府先后签订了《
杂交在植物进化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生态适应性,且已在农业上被广泛应用。在分子水平上,杂交的直接后果(杂种一代)之一是影响基因表达水平和小RNA的表达模式及表观遗传
本研究选取了46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系),分别在湖南省长沙和广东省惠州进行种植,分析了它们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精米长、精米宽及长/宽、垩白粒率、垩白度、碱
考虑到爱德华一世被誉为英格兰的优士丁尼,其立法成就似乎已经被默认为是一种十分主动的、系统的工作。但是,如果对立法的考察不只是从法律文本出发,而是结合学者对于当时所
玉米和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农业生产上经常遭受病虫害的困扰,导致产量急剧减少。转Bt基因抗虫玉米和水稻可以很好的改善由于病虫害带来的损失,而且其高效的杀虫
企业变更或注销后,原企业名称即为企业曾用名。企业名称变更后或注销后,该企业包括商誉在内的无形财产在一定时期内却不会马上消失,其他企业不能肆意使用该企业的曾用名,必须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初期构建阶段。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作品,其中包括各大学校史学史教学中的讲义。但这些讲义的命运却各不相同,部分讲义得到学界的认可与研究,更多的却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例如陈功甫的《中国史学史》、卫聚贤的《中国史学史讲义》、陆懋德的《中国史学史》与董允辉的《中国史学史初稿》四种未刊讲义。这四种未刊讲义创作于动荡的年代,时局的变幻促使有识之士对国家前
本文通过模型槽试验、颗粒流模拟、工程案例分析等方法,针对相同外径不同壁厚的预制管桩土塞高度与挤土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模型槽试验分析比较外径5cm,壁厚2mm、6mm、10mm和14mm的开口钢管桩沉桩挤土效应,结果表明:外径5cm时,壁厚越大的开口管桩完成沉桩所需要的累计锤击数越多,壁厚越大的开口管桩沉桩完成后产生的土塞高度越小,沉桩过程中IFR值呈折线形下降,逐渐趋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