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宾构式,作为英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双宾构式在句法结构及构式意义方面的观点,发现他们的研究存在着诸多不足与分歧。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从结构视角和认知视角分别重新定义了双宾构式。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法,本文从认知角度详细阐释了许多英汉双宾构式词项相同而语义理解却迥异的深层原因。接着,本文在对不同学者关于英汉双宾构式中动词的分类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这些分类在类型上的差异,并且得出如下结论:能够进入英汉双宾构式的所有动词都与路径义相关。笔者得出上述结论是基于另一个认识,即在间接宾语之前存在标示路径的隐性介词。正是由于隐性介词的存在,从构式语法角度解释间接宾语复杂性题元角色的来源及路径义的形成便成为了可能。然而,英汉双宾构式中可识别的路径义并未在认知上得到凸显。不但如此,由于标示路径的介词没有显现形态实现,路径义在双宾构式中还被弱化。并且正是由于路径义弱化到认知背景中,“致使拥有”和“致使失去”语义才相应地在认知上得到凸显。但是,基于英汉语中的语言事实,本文发现不论是“致使拥有”还是“致使失去”都不足以涵盖英汉双宾构式的构式义,因此笔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最后,本文发现,双宾构式的构式义应为“致使转移“,但考虑到“转移”有两种词汇意义,即“转移某物到某地”和“转让某物给某人”。本文认为双宾构式的构式语义应精确为“致使某物从某地移动到另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