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频损失函数的中国实时时变金融状况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外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依靠“一带一路”等全面开放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得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充裕,与此同时,金融风险来源也变得更加广泛,金融稳定性将变得更加难以保证。在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性的情况下,就需要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构建一个实时时变的指标来测度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因此本文构建了双目标损失函数,以此为基础编制了中国实时时变金融状况指数(Real-Time Time-Varying Financial Condition Index,简称为RTVFCI)。本文的第一章介绍了当下国内国际的经济环境,分析总结了当下FCI构建以及应用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了金融状况指数的相关的理论背景。第三章介绍了混频混合创新时变系数随机方差向量自回归模型(MF-MI-TVP-SV-VAR)的构建和估计过程并且介绍了混频损失函数模型的构建过程及测度模型。第四章测度中国实时时变金融状况指数。首先是数据的初步选取与处理,其次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分别抽取货币供给、信贷、利率、汇率、股价和房价的结构公因子,最后加上混频损失函数MLF,一共7列数据放入模型进行中国RTVFCI的测算编制并对测算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第五章分别从相关性、领先性、因果性和预测性分析中国RTVFCI与CPI和GDP的关系并将其与中国同频时变金融状况指数(DTFCI)进行对比。第六章是对中国RTVFCI的实际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拓展。第七章则是综合总结全文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中国混频损失函数(MLF)是一个可以综合反映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合理指标;第二,基于MF-MI-TVP-SV-VAR模型实证编制的中国RTVFCI能够涵盖更多的金融信息,与我国金融状况的契合度更高;第三,中国RTVFCI在相关性、领先性、因果性和预测性方面都优于DTFCI,说明中国RTVFCI是合理且有效的。第四,中国RTVFCI可以作为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一个工具,同时也是一个有效预测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标。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新构建了混频混合创新时变系数随机方差向量自回归模型(MF-MI-TVP-SV-VAR),该模型兼具混频性、灵活性和时变性等特征;第二,新编制了中国实时时变金融状况指数(RTVFCI)。以混频损失(MLF)为目标函数,构建了由月日混频样本数据估计的中国实时时变金融状况指数。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货币政策影响因素的增多,本文可能存在货币政策影响路径涵盖不全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我国自从2005年发行了首笔资产证券化产品以来,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从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资产证券化根据市场类型可以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票据。截至2020年,其发行规模存量分别为46130.26亿元、53214.31亿元和10684.72亿元,由此可见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之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种方式融资。近年来,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