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渐完善,建设法治社会、改革司法体制进行的如火如荼,与建设法治中国相适应的“七五”普法也到了总结验收阶段,为“八五”普法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法治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所以,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状况不仅仅影响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更关乎我国未来的法治化进程,提升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渐完善,建设法治社会、改革司法体制进行的如火如荼,与建设法治中国相适应的“七五”普法也到了总结验收阶段,为“八五”普法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法治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所以,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状况不仅仅影响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更关乎我国未来的法治化进程,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意义重大。本文从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对大学生法治意识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将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相结合,探讨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问题的因素,找到提升法治意识的方法和路径,才能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和总结,努力探索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以期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界定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内含,阐述了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思想,为研究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大学生现阶段法治意识的现状,从大学生的宪法、法律至上理念、守法意识、维权意识等方面总结出大学生法治意识增强的体现,从大学生法治规范认知、法治信仰、法治思维以及法治参与意识情况来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深入阐述了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因素,在文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根据前文奠定的基础从内容、方法以及路径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提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
其他文献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内涵的志愿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志愿精神落实到实践中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呈现。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其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影响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进而关系到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有助于大学生
反诉制度在世界各国得以确立,有着天然又独特的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世界各国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完善,以求探索反诉制度功能的最大化发挥。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在反诉观上表现出趋同的态势,一致认同秉持宽松的反诉观实际上更会有利于反诉制度目的的实现,并在实践中得以证明。当然,即使在同一观念之下,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制度设计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走势下行,中国经济也随之受到冲击。吴晓波2021年跨年演讲“预见2021”主要回顾过去的2020年疫情下的时代,分析了中国商业环境,调研企业的应对措施以及疫情后经济市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是以吴晓波2021年跨年演讲“预见2021”为材料的模拟汉英交传实践报告,旨在探究释意理论指导下翻译同类演讲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本次演讲中出现了大量各类信息,这就要求译者有广泛的知
为改善校园非机动车停放环境,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校园美观,本文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内非机动车停放现状与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功能区的停放需求特征以及相关性,总结大学生对校园非机动车停放环境的评价,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与改善意见,使大学校园内非机动车停放更安全高效。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奠定了法律基础,但在制度层面上缺乏完整的体系支撑。目前,我国依旧存在部分行政机关怠于履职,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导致环境持续的被破坏。对于环境行政主管机关有没有履行法定职责的认知,检察院、环境行政主管机关和法院的看法并不相同。检察院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起诉环境行政主管机关不履行职责违法,但主管机关认为自己履行了职责没有违法,法
数字出版的到来给传统图书出版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越来越多地醉心于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的数字阅读,纸质书的销量逐步放缓,纸质书的阅读比例不断下降。虽然纸质书的空间被数字阅读不断挤占,但它仍具备独一无二的重要价值,纸质书阅读也依旧有着独特的魅力。相较于数字阅读,纸质书阅读更加投入,更能加深读者的记忆,更适合学习场景。纸质书的审校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其内容也往往更加严谨准确,内容质量更高,相较
阅读是跨越生命极限去了解世界的窗口,阅读是不断矫正自我的思想意识,使人民保持更加理智与清醒的途径。保持阅读就保持了了解世界的好奇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需要以书籍为载体传播智慧,承载文化。作为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阅读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个体的素质关系着民族的素质,更能体现国家发展水平的隐形软实力,提倡读好书、好读书,让阅读氛围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融
20世纪的福珂曾指出,知识通过话语实践形成,而话语实践通过知识得到描述。新闻作为集体记忆之媒介,其在记录发生事件的同时也在完成对历史事件、人类主观事实的重塑。在日本资本哺育下的《盛京时报》从其胎生起,其标榜的“知当今时事”的新闻属性及“知国民义务”的办报道德一直受到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们的非议。本文以1910年到1911年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北鼠疫”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为研究对象,对该报所涉及“
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其进行全面综合保护,不仅对于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益处,而且对我国传统民族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深远的影响,能够有效地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交流与合作。我国地大物博、物质资源丰富,孕育出了56个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地理标志资源无疑也是十分丰裕,保护地理标志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有着不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小型博物馆也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但是囿于人员、经费和藏品等问题,依然在事业发展上存在困难,这也是博物馆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博物馆的各项业务中,陈列展览作为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在其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部分中小型博物馆中,其陈列展览发展缓慢、问题较多。本文立足于辽宁地区部分中小型博物馆,从其基本陈列、临时展览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