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同位素分辨率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在小麦抗旱节水品种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个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春小麦品种(品系),包括2个地方品种、10个育成品种和8个高代品系种植于宁夏四个不同的试验处理条件下:银川Ⅰ(有限灌溉条件)、银川Ⅱ(充分灌溉)、惠农(有限灌溉+盐碱条件)、固原(雨养条件)。分析了抽穗开花期旗叶和成熟期的碳同位素分辨率(△),记录了物候期,产量、生物量,测定了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旗叶比叶重、旗叶灰分含量和旗叶相对含水量,抽穗期的整株灰分含量,成熟期旗叶、整株和籽粒灰分含量。结果表明:由于土壤含水量、气候条件不同,四个试验点间各项测定的指标均有显著的差异。 有限灌溉条件下的银川和惠农试点的叶片△及籽粒△均与产量呈正相关,雨养条件下的固原试点的叶片△与产量不相关,籽粒△与产量呈弱的负相关。四个试验点的收获系数均与△呈正相关,说明高△值意味着同化产物向籽粒转运的效率高,从而导致了较高的产量。 四个试验处理的△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与从出苗到抽穗期的天数、株高呈负相关。成熟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旗叶灰分含量与旗叶△呈正相关,但只有在成熟期达到显著水平。灌浆期比叶重与旗叶△呈显著的负相关,抽穗期比叶重与旗叶△不相关。银川的两个处理成熟期籽粒灰分含量与籽粒△呈负相关。成熟期旗叶的灰分含量包含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它反映了小麦植株整个生长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向籽粒转运同化产物的效率和程度;籽粒灰分含量可能反映了灌溉物质的来源(花后的光合同化?花前贮存?);比叶重,尤其是灌浆期比叶重反映了叶片的光合能力及其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结论:碳同位素分辨率,尤其是籽粒△存在显著的基因型间差异,不仅与小麦植株的蒸腾效率、同化产物向籽粒中的分配、物候期等性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产量也有较好的相关性,是宁夏不同生态条件下选育节水高产品种较好的选择指标。同时,在宁夏有限灌溉条件和雨养条件下,成熟期旗叶灰分含量及灌浆期比叶重有希望作为旗叶△的替代指标,籽粒灰分含量有可能作为籽粒△的替代指标来预测小麦基因型的蒸腾效率和产量。
其他文献
种植密度的增加对当前玉米产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种植密度也是提高大田作物对光温资源利用效率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但随着种植密度的进一步增加,群体拥挤,单株之间对水肥资源的竞争加剧,减产风险增加。减源作为一种栽培调控措施,为缓解群体和单株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立足于植物生长冗余理论,研究发现玉米群体过密时上层叶片对中下部叶片造成遮挡,致使中下部叶片光合性能降低,而去除功能叶以上部分叶片,利
本论文对我国水稻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使三系水稻恢保品种干种子处于海拔200~350km高空,18d后回收种植。连续四造调查SP,SP、SP和SP代的性状
本实验的目的是阐明大豆耐盐材料的耐盐生理,建立合适的大豆耐盐鉴定体系,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被鉴定的群体,揭示造成群体内单株间耐盐性差异的遗传或生理因素。 通过测定不同NaCl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大豆耐盐品种茎叶和根中甘氨酸甜菜碱和脯氨酸的含量,表明根中甘氨酸甜菜碱作为盐胁迫诱导积累的重要渗透调节物质,能根据胁迫浓度进行自身含量的调节,维持植株的渗透平衡和生理代谢功能;脯氨酸在根细胞中参与了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 ex Lu et Z.Y.Zhang]为葫芦科罗汉果属的植物,是广西的著名特产,具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价值。本研究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5份罗汉
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Poaceae)植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群,约350-450个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现代麦类作物和牧草遗传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小麦族植物包含自花和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