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缆雷击感应过电压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电站的电磁环境主要包括正常运行时的电磁场和暂态空间电磁场以及短路、雷电流和开关操作时产生的电磁暂态对二次系统的干扰,而二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对变电所的运行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雷击变电站后通过避雷针引下线进入地网后,在地网接地体上引起电位不均匀,对二次电缆产生的干扰。 本论文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变电站电缆电磁耦合途径和电磁耦合模型;第二部分建立地网的集中参数模型,用ATP-EMTP计算出雷电压在地网中的分布;第三部分是根据电缆几何参数计算出电缆的阻抗参数,建立分布参数模型,通过相模变换将其解耦,用ATP-EMTP计算得到了电缆芯与屏蔽层间的电压差,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通过计算得到结论:雷电流进入地网后在注入点的附近电压很快降落到很低;相同幅值的雷电流,波头时间越短的雷电流在接地网和电缆芯屏之间上产生的电压要越高;雷电流从地网中心点流入,电流对称地分散到地网的四面八方;相同幅值和波形参数下的雷电流作用地网时,在地网中心点注入雷电流时在电缆芯线与屏蔽层间产生的干扰电压要比在地网边角处注入时产生的干扰电压要高很多;在波形相同的雷电流的作用下,在电缆芯线上产生的干扰电压与雷电流幅值的大小大致成正比关系;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加,在电缆末端芯与屏蔽层间的电压差将急剧增加;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电缆末端的芯与屏蔽层间的电压差亦将增加;电缆末端的芯与屏蔽层间的电压差几乎不随电缆埋深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个雷电流的作用下,当电缆在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时在电缆芯线上产生的干扰电压,要比电缆屏蔽层一端接地时的干扰电压小。
其他文献
晚明是中国古代曲学发展的转折关键期,繁复驳杂多有创新是其总体特征。本文立足于晚明时代精神与戏曲文体本性,选取了“情”与“理”、“雅”与“俗”、“虚”与“实”、“意”
户籍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管理职能,户籍管理制度作为一项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管理制度,两者的改革和创新在整个行政体制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户籍制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