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耳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并研究醒脑开窍针法结合耳针作为非药物治疗或药物替代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依照卒中专家共识指南予以针灸科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治疗方案为醒脑开窍针刺+耳穴埋针治疗,醒脑开窍针刺治疗频率为每周6次,周日休息,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耳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耳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并研究醒脑开窍针法结合耳针作为非药物治疗或药物替代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依照卒中专家共识指南予以针灸科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治疗方案为醒脑开窍针刺+耳穴埋针治疗,醒脑开窍针刺治疗频率为每周6次,周日休息,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耳针治疗为单侧耳穴埋针,频率为一周2次,每次留针72h,左右交替取穴,埋入耳穴针后,患者按一天4次的频率按压埋针部位。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常规针刺+佐匹克隆胶囊7.5 MG QN,常规针刺的频率同醒脑开窍针法,佐匹克隆为夜间睡前给药,4个疗程后评估患者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多导睡眠检测仪(PSG)等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组内和组间对照评分、有效率、安全性和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实验共纳入60例患者,最终有60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观察,2组均无脱落病例,其结果具体如下:1.两组PSQI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临床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痊愈及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快动眼睡眠及N3+N4显著高于对照组[(400.33±47.21)min vs.(372.90±52.0)1)min,P=0.037;(76.7±9.4)%vs.(70.7±10.1)%,P=0.041;(24.19±4.24)vs.(21.35±3.84),P=0.009;(24.91±3.81)vs.(22.28±3.36),P=0.006]睡眠潜伏时间、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34.45±6.72)min vs.(39.09±10.37)min,P=0.045;(3.6±2.078)vs.(5.4±2.0),P=0.001;(84.23±45.19)min vs.(108.53±47.39)min,P=0.047]。结论:1.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其中醒脑开窍结合耳针治疗效果更佳。2.两组治疗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两组疗效相当。3.两组总体疗效评价相当,但醒脑开窍针法结合耳针愈显率优于对照组,说明其作为一种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能成为治疗卒中后失眠有效的治疗参考方案,进行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研究超高压-微波联用催陈技术对山葡萄白兰地杂醇油的影响。在超高压压力、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3个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利用GC-MS检测杂醇油含量,以杂醇油含量为响应值优化山葡萄白兰地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超高压-微波联用对山葡萄白兰地有一定的催陈效果。催陈最佳工艺为:超高压压力210 MPa,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21 min,该条件下山葡萄白兰地杂醇油下降
红色文化遗产是国内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利用对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建设具有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当前对红色文化遗产的研究处在探索阶段,未形成固定的学术流派、学术成果少、作者与机构合作交流少。(2)关于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挖掘研究、保护方式研究、开发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室内空间设计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设计趋势,其中图像美学设计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风格。图像美学侧重于强调图像的视觉与展示界面,运用图像与室内装饰等相互结合,或者将图像成为室内中主要的展示界面,运用图像去突显出室内的空间展示美学,让室内空间显示出特有的魅力。同时这些图像美学也更加类似于一种符号化的体现,将室内的符号美学与空间的形态相互融合共同营造具有文化感的室内空间。
甲骨文“美”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芽,而且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此后的传世文献《易经》《尚书》没有“美”字。《诗经》出现大量“美”字,并且不再与“善”相关联,而是由更高的价值词“好”来统摄。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从道德意识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这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真正开端。《诗经》所有“美”字都形容人,包括女性之美和男性之美,表明中国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不是艺术美学,而是“人的美
访问控制作为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安全机制之一,广泛应用于Windows, 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并在Android, Harmony等新兴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访问控制研究多聚焦于区块链、分布式等具体技术或属性、角色等访问控制方法,对作为安全基石的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缺乏系统全面的总结.在介绍访问控制基本概念与策略分类的基础上,对当前主流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探讨了
目的 探讨基于多时相CTA(multiphase CT angiography, mCTA)联合临床资料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mCTA扫描的患者,记录患者多时相ASPECTS侧支循环评分、血糖、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如何将各类应急力量与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是新形势下应急救援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的建设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新形势下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结构,阐述了相关网络建设的策略,并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目的 构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互联网+智慧药学服务路径管理的模式,评价其工作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CCM科门诊确诊的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学服务;干预组纳入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互联网+
[研究意义]泡泡袖是一种历史悠久却又符合当下流行趋势的时尚袖型,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更好的分析大小泡泡袖的造型结构,[研究方法]文章主要运用服装实验法、归纳统计法、回归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探究泡泡袖的切展角度与肩缩量的关系。[研究结果与结论]实验表明:小泡泡袖与大泡泡袖的切展角度和肩缩量之间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对小泡泡袖来说,切展角度能够解释肩缩量的99.3%的变化原因;对大泡泡袖来说,切展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