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既往出现过骨髓抑制的恶性肿瘤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从防治的角度出发,对比观察药物组与麦粒灸组化疗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相关中医症状、胃肠道反应、生存质量评分、体重等指标的变化,探讨麦粒灸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有效性和麦粒灸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2例不同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和药物组,每组16例。药物组:化疗期间,当出现骨髓抑制时,按照指南给予皮下注射G-CSF类升白药物,观察两个化疗周期;麦粒灸组:化疗期间,给予麦粒灸大椎、足三里(双),每天每穴9壮,自化疗前1天开始到本次化疗结束为一周期,完成两个化疗周期。记录第一次化疗前1天、第一次化疗后第3天、第二次化疗前1天、第二次化疗后第3天这4个时间点白细胞计数,同时记录治疗前后白细胞减少症相关中医症状、消化道反应、生活质量(QOL)评分、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在骨髓抑制方面:①麦粒灸组总有效率93.75%,药物组总有效率8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第一次化疗后:两组内比较,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药物组白细胞计数高于麦粒灸组(P<0.05)。③第二次化疗前:麦粒灸组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第一次化疗后升高(P<0.05),与第二次化疗前药物组比较,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药物组白细胞计数较第一次化疗后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④第二次化疗后:两组内比较,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第二次化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两组第二次化疗后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反应方面:治疗前后比较,麦粒灸组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病率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便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中医症状方面: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麦粒灸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及体重方面:①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麦粒灸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麦粒灸组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前后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具有平稳、持久地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其长期疗效与G-CSF类升白药物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麦粒灸可以有效改善白细胞减少的相关中医症状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提示在化疗前加入麦粒灸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