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韵律形态学、词库音系学和音节结构理论对英语中元音松化现象进行了韵律结构描写和分析。英语元音松化(或元音变短)指在特定语音环境下紧元音变为松元音的现象。英语中共有六个松元音[I,u,e,(∧),(ae)],它们会在添加词缀的情形下取代词干中相对应的紧元音,进而导致音节结构和韵律结构发生变化。元音松化现象与词的内部结构关系密切,迄今为止对此问题有多种解释,涉及闭音节变短、音节数量变化及其它理论,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和解释。 文章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和相关理论背景的介绍,进一步对影响英语元音松化现象的不同种类的词缀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加词缀前后的音节结构与韵律结构变化,指出重新音节化过程和两栖辅音的存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能够引起词干语音形式发生变化的第一类词缀。通过分析发现,能承载重音的音节结构至少由两个莫拉(音节重量及时长单位)构成;SPE中被划归为三类的元音松化规则其实可以由同一结构模型解释,即重新音节化过程和两栖辅音的构成,如serene/serenity中的n能够同时划分为前一音节的韵尾,又能划分为后一音节的音节首音。本文分析表明,虽然在语音层次上没有长辅音,但在较为抽象的层次上存在通过推导获得的长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