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元音松化现象的韵律学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mfw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韵律形态学、词库音系学和音节结构理论对英语中元音松化现象进行了韵律结构描写和分析。英语元音松化(或元音变短)指在特定语音环境下紧元音变为松元音的现象。英语中共有六个松元音[I,u,e,(∧),(ae)],它们会在添加词缀的情形下取代词干中相对应的紧元音,进而导致音节结构和韵律结构发生变化。元音松化现象与词的内部结构关系密切,迄今为止对此问题有多种解释,涉及闭音节变短、音节数量变化及其它理论,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和解释。  文章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和相关理论背景的介绍,进一步对影响英语元音松化现象的不同种类的词缀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加词缀前后的音节结构与韵律结构变化,指出重新音节化过程和两栖辅音的存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能够引起词干语音形式发生变化的第一类词缀。通过分析发现,能承载重音的音节结构至少由两个莫拉(音节重量及时长单位)构成;SPE中被划归为三类的元音松化规则其实可以由同一结构模型解释,即重新音节化过程和两栖辅音的构成,如serene/serenity中的n能够同时划分为前一音节的韵尾,又能划分为后一音节的音节首音。本文分析表明,虽然在语音层次上没有长辅音,但在较为抽象的层次上存在通过推导获得的长辅音。
其他文献
英语词汇搭配是用来衡量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词汇搭配方面一直存在着很多困难。很多国内外语言学研究者在过去
儿童幻想文学是世界幻想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世界”是英国学者型作家J.R.R.托尔金最初在圣安德鲁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理念。他认为人们日常接触到的都是“第一
Nattinger和DeCaricco(1992)主张英语表达的流利与否不取决于大脑中储存的语法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词汇语块储存的数量多少。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注重词汇量的提高和语法知识的
“互文性”是由朱丽娅·克里斯特娃首先提出并用以指称不同文本间种种关系的术语。自诞生之日起,互文性研究一直都是文学界和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虽然国内外学界已经从不同角
自主学习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欧洲的成人教育改革。自从Henri Holec在其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1981)中首先将“学习者自主”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并对之作了界定以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