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问题影响国家农业发展及国家经济发展,耕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问题一直是土地问题讨论的焦点之一。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揭示了耕地质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但较少涉及耕地质量影响因素间的空间耦合。本研究通过对奉新县耕地质量主导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耦合性分析,可以为南方丘陵区耕地质量提升提供对策,对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简略及评价提供一定指导,为耕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参考文献资
【基金项目】
: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两套指标体系研究”作为课题来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问题影响国家农业发展及国家经济发展,耕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问题一直是土地问题讨论的焦点之一。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揭示了耕地质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但较少涉及耕地质量影响因素间的空间耦合。本研究通过对奉新县耕地质量主导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耦合性分析,可以为南方丘陵区耕地质量提升提供对策,对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简略及评价提供一定指导,为耕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并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及相关专家建议,筛选出南方丘陵区耕地质量影响因子,之后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耕地质量主导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耕地质量主导影响因素进行耦合度计算并对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探究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空间耦合性,为南方丘陵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从地形特征、土壤特性、耕作条件、健康状况、生物特性5个方面筛选出20个南方丘陵区耕地质量影响因子。借助SPSS软件对20个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田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耕层质地、土体构型、田块状况、田间道路通达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土壤重金属及土壤蚯蚓这11个影响因子作为研究区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2)结合影响因子分布情况选取耕层质地、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田块状况、灌溉保证率和排水条件这六个主导影响因素进行耦合性分析。田块状况、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与有机质含量、耕层质地、有效土层厚度之间耦合度计算的结果均值在0.83至0.91之间,总体来看均较优,说明田块状况、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与有机质含量、耕层质地、有效土层厚度间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即田块状况、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越好,有机质含量、耕层质地、有效土层厚度分值越高。(3)通过对耕地质量主导影响因素间耦合度进行全局Moran’s I的计算,奉新县耕地质量主导影响因子间耦合度Moran’s I均为正值,范围在0.1111至0.5612之间不等,假设检验值P值也都近乎为0,小于显著水平0.05;Z-score全部为正,且大于1.96,说明在95%的置信度下研究区内耕地质量主导影响因子间耦合度均存在空间正相关。通过对耕地质量主导影响因素间耦合度进行局部自相关分析,结合影响因素分布情况,影响因子间耦合度HH类型区分布在影响因素较好的区域,即影响因素高分值在空间位置上存在一定重合。利用土地整治等手段改善耕地田块形状,灌溉排水等耕作条件,亦有助于耕地自然质量的提升,进而达到提升耕地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为了更好地胜任不同行业的口译工作,口译员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还应当广泛涉猎,增加言外知识储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言外知识对口译的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口译成效正相关。本文首先从前人的相关研究切入,对言外知识进行界定并概括其对口译的普遍影响;之后以笔者参与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普京记者会俄汉交传模拟会议为探讨案例,分析口译过程中言外知识带来的积极影响及言外知识不足引起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上海市基层检察院检察官员额比例确定为34%。然而,同一员额比例是否适用于办案业务量不尽相同的各基层院,似乎仍然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以上海市M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32名员额内检察官为样本,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调取数据等方式,对办案业务量和检察官员额数之间的关系开展实证分析。本文依靠检察官丰富的实务经验,推断每起案件中检察官核心工作环节的平均耗时。同时,通过收集客观数据,计
当前,国内外对青年科学家的培养工作极为重视,而青年科学家个体层面的学术绩效评价与预测也成为困扰科学界的一个难题。随着科学计量学的蓬勃发展,文献计量评价指标迅速兴起,同行评议制度受到到挑战,科学家个体层面的绩效评估从单一的同行评议逐渐向采用评价指标进行客观、公正、全面评价的方向发展。文献计量指标发展到现在已趋于成熟,演化为五代指标,为科研评价和绩效评估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其在科研评价中的有效性还
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的特殊代表,伴随人文主义精神与行刑监督社会化、个别化和科学化理念的兴起,综合节约刑罚经济成本与罪犯再社会化率较高的现实考量,自欧美国家改革传统单一的监禁性刑罚为趋势导引,渐次成为我国刑罚执行方式趋向非监禁刑罚转变的一种常态指引。本文选取社区矫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方法对上海社区矫正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阐述社区矫正概念形成,对社区矫正有关理论基础进行回顾、归纳
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的探索不断创新。纪录片作为视听媒体,具有社会和文化传播功能,创作者使用纪录片来展示社会现实的意义。人物纪录片是纪录片的重要分支,人物纪录片以“人物”为基础来传达创作者的表达意图。因此,本文以笔者的毕业设计《山叁子》为例,来进行对于人物纪录片拍摄的探索与分析。梳理人物纪录片的拍摄方法,阐述人物纪录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探讨纪录片中故事的叙事模式,人物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等创作途径。
本文试图论述柏拉图《蒂迈欧篇》中的“容器”(Receptacle)概念,“容器”作为柏拉图的第三种东西(The third kind),使理念(模型)的影像呈现于其中,同时它被比喻为“母亲”而生成物理世界中的可感事物。“容器”在创造宇宙的第二个原因——必然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容器”却在文本中没有确定的定义。柏拉图认为它逃脱逻各斯的捕捉,它需要靠不纯粹的理智(bastard reasonin
技术融合作为新近创新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的优化发展。掌握技术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对先进者巩固优势地位或后发者实现追赶超越具有重要的意义。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的综合制造技术具有显著的融合发展特征,研究其未来的潜在融合模式有利于提升技术问题应对能力,加快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3D打印技术核心IPC4(即4位IPC分类号)共现网络演化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链
怪胎形象是德语文学中一个有趣的话题和现象。这类人因为社会、家庭或者自身性格的原因,以另类的举止、行为和思想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本文选取德语文学中的怪胎形象这一话题,主要探讨其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时期中的特征。论文先从概念上阐释怎样的形象是怪胎形象,继而概括总结了怪胎形象在各个文学时期内的特点和发展过程。随后重点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时期入手,讨论怪胎形象在这两个文学时期的人物塑造方式和特点。
本研究以18位中低级的日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实验,考察了1)日语词汇的熟悉度;2)单词的抽象性;3)汉语与日语的词汇形似度,三种因素对非熟练中日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要求被试在学习阶段完成日语单词的概念判断任务,测验阶段完成中文单词的词汇判断任务时,不论是熟悉度高还是熟悉度低的日语单词,均没有产生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抽象名词出现了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乔恩·麦格雷戈是英国当代文坛极具才华的男作家。他在二十六岁时凭处女作《无人诉说》入选当年布克奖长名单,之后此书又相继获得英联邦作家奖、英国图书奖、毛姆奖和贝蒂特拉斯克文学奖。2002年小说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国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大多数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探讨和分析都局限在了小说内容上,忽略了作者在文本中运用的独特叙事技巧,譬如叙事视角。本文根据热奈特、里门-柯南、雅恩以及艾琳的叙事视角理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