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包装冷藏对冬枣采后生理及贮藏性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冬枣为试材,研究了薄膜包装冷藏的适宜温度以及该温度条件下,冬枣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及与衰老相关的保护酶活性等生理变化,以及VC、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失重、硬度、淀粉等营养品质因子的变化,探讨了薄膜包装冷藏对冬枣果实成熟衰老的控制及作用机制,为薄膜包装冷藏在果实保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试验结果表明: (1)冬枣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0.5℃。 (2)冬枣贮藏的适宜PE包装袋膜厚度为0.05mm。 (3)冬枣无典型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是非跃变型果实。薄膜包装冷藏可有效地抑制采后冬枣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 (4)在0℃的冷藏温度下采用0.05mm厚聚乙烯薄膜包装冷藏,对冬枣果实的失重率及硬度的下降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使其硬度下降及失重率上升的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 (5)在适宜条件下贮藏冬枣,可显著提高保护酶SOD、CAT和POD的酶活性,抑制MDA含量和膜透性的增加,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从而起到延长冬枣果实保质期的功效。 (6)适宜的薄膜包装冷藏有利于冬枣果实品质的保持,在不同程度上延缓了果实VC、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淀粉含量的降解速率,推迟了果实色泽转变及失水皱缩的发生。
其他文献
逆转座子通过RNA为中介进行转座,在植物基因组中分布广泛,拷贝数多,异质高,在种内和种间表现出较高的序列差异性和丰富的插入多态性,而且其引起的突变为稳定突变,针对这些特
我国人多地少,可耕地资源有限,且呈逐渐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各地均有面积不等的河流、湖泊、池塘等水面可以利用。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水面,不仅增加产出和效益,而且可以净化水
本试验在番茄叶霉病抗性遗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FLP技术找到了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1连锁的AFLP标记,同时还利用得到的AFLP分子标记对番茄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鉴定和人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