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痰湿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30798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生活节奏急速,人们精神心理负担的加重、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都能产生便秘情况。功能性便秘不单只见于老年人以及孕妇,此疾病已经慢慢趋向年轻化。  因此本次课题通过随机对照法在临床上抽取小样本进行研究,治疗组采用温艾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功能性便秘,对照组单纯针刺方法,通过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合体质学科知识探寻防治疗痰湿型便秘的较优治疗方案,并从体质学方面探讨其相关之处。  方法:  本次研究参照设定中筛选出受试者62例,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及中医体质分类表中的痰湿体质,签署知情同意书,再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  拣选穴位方面,两组都针刺(天枢、大肠俞、手三里、支沟)。而治疗组在上述针刺基础上配合温针灸(丰隆、太白、脾俞)。两组针灸每周进行2次治疗,1个月为1次疗程,共3个疗程。待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便秘症状改变,体质变化,用EXCEL记录并设立数据库,并运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  结果:  在62例受试者中,治疗组剔除因治疗期间前往外地读书的患者1例,对照组亦剔除因治疗期间怀孕的患者1例,而不得不终止试验。最后完成各30例。  两组病例对功能性便秘的效果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便秘严重程度均有所改善。当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约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约为80%,经过两组比较后,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3个疗程结束后,两组在改善便秘程度方面,较治疗前便秘积分有下降,但治疗组积分的下降程度较为明显,两者比较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总疗效较为优越。两组在痰湿体质改善方面,都比治疗前痰湿体质积分有下降,而治疗组的积分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两者比较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受试者的痰湿体质情况改善效果较对照组优越。  结论:  对于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两组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便秘的改善、体质的改善皆比对照组明显优越。运用温针灸结合一般针刺的治疗组从基础上改善体质,对于基于痰湿体质便秘的治疗及痰湿体质的调理效果皆优于对照组。温针灸来调理痰湿体质的综合疗法对于便秘及其他以痰湿体质为主的疾病亦有较为深刻的指导意义,应在临床上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全面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1.通过检测RSV肺炎模型大鼠支气管肺泡及小肠灌洗液中SIgA含量、肺组织中TNF-α的mRNA的表达量,探讨金欣口服液体内不同给药途径干预RSV感染的相关机制。   2.通过
唐代方剂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医方,记载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文献价值。方剂文献的文献整理,是当前各项相关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然而方剂文献为古医籍的一部份,四
目的:分析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量化评分、患者雌二醇(E2)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将肾虚量化评分与E2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揭示肾虚证候轻重程度与E2、骨密度水平的相关性;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关节和滑膜的损害是其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病变,常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甚至关节强直。患病率约为1%,女性发病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