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尼姆斯基《第十交响曲(地狱)》的音乐叙事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boywang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俄罗斯作曲家、被誉为“当代俄罗斯音乐领袖”的谢尔盖·米哈依洛维奇·斯洛尼姆斯基(Sergei Mikhailovich Slonimsky,1932.8-2020.2)的《第十交响曲(地狱)》为研究对象,采用音乐叙事学的研究视角,对《第十交响曲(地狱)》中的文学叙事原型和音乐形式建构逻辑进行研究,找寻作品中隐藏的叙事话语方式和策略,以期探究标题文本的表现力在《第十交响曲(地狱)》中的体现和在音乐中叙事层面的结构力作用,最后结合本作品的作曲技法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本论题的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斯洛尼姆斯基的生平简介与《第十交响曲(地狱)》的创作背景。由于本作品是在苏联解体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此时的俄罗斯国家动乱,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作曲家正是借描写但丁《神曲·地狱篇》的情节,反映社会现实。正文部分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是对音乐叙事理论的概念及分析策略、理论来源及发展的再次梳理,为之后的音乐叙事分析做好理论基础。第二章是《第十交响曲(地狱)》的文学叙事原型分析,主要对本作品的文学叙事来源——但丁《神曲·地狱篇》及《第十交响曲(地狱)》各乐章叙事文本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第三章至第六章是具体的音乐叙事分析部分。第三章主要对音乐主题及其叙事形象,对音乐主题的生成、变形以及贯穿方式进行细致研究;第四章从作品整体结构及调性布局角度出发,探究作品的音乐结构及“叙议式”叙事方式表达;第五章从管弦乐队为切入点,从乐队编制、特殊演奏技法、管弦乐织体形态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作品描绘性、渲染性的叙事方式。第六章是对《第十交响曲(地狱)》的哲理性叙事内涵进行梳理,反观作品折射的时代意义及该背景下知识分子对苦难的反思,达到对作品创作意义的深层思考。结语对音乐叙事理论背景、《第十交响曲(地狱)》文学叙事原型、音乐叙事分析、哲理性叙事内涵四个方面进行总结,通过探究音乐叙事理论分析的新视角下对作品创作构思的深层认知,进而反观斯洛尼姆斯基在本作品中的创作意志及情感表达的影响力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共享经济下共同配送的特点,分析了天津冷链物流配送的现状,阐明了共享经济下共同配送在天津的发展优势与问题。根据鲜活农产品多品类、小批量、高频次的特点,提出
现代社会,信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本保障.近年来,高等教育中存在大学生缺乏诚信、不守信用的诸多问题,情势
目的:回顾性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HOP与R-CHOP方案的疗效,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经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169例初诊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7例初治患者按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CHOP组(n=60)和R-CHOP组(n=57),比较两组的一
由于具有高的强度-重量比和其他优越的性能,圆柱壳成为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类构件,尤其在航空和航天领域,圆柱壳更是作为支撑和承载件被大量使用。在服役过程中,圆柱壳可能承受
【目的】研究森林火灾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有助于掌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为火险期划分和防火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MODIS卫星火点数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