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在世界舞台上兴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近年来,更是在全球掀起了热潮。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无论大型赛会还是普通社区,无论救灾现场还是国际人道主义项目,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国已经在志愿者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受制于各种条件,我国仍然缺乏全国性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对于志愿服务事业的管理与保障机制仍不完善,从而引发诸多问题。首先,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尚不完善,从法学角度的理论探讨并不深入,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社会功能以及志愿服务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尚无明确定论。其次,我们目前尚无统一的志愿服务立法,各省市的地方性法规质量参差不齐,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促进志愿服务法制建设。复次,志愿者合法权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受损是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从法学角度研究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建议,期待能为保护志愿者权益并激发公众参与志愿服务之积极性、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当前进行志愿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的有关背景,明晰了研究之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志愿者权益保护的基本理论,界定了志愿者的基本含义、特征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厘清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论述了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正当性、必要性和促进性,从而全面夯实志愿者权益保护尤其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概括志愿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包括介绍境外志愿者权益保护的概况和特点,叙述我国大陆地区志愿者权益保护在立法、政策、执行方面的现状,从而指出我国大陆地区在志愿者权益保护这一问题里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结合境外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经验和我国志愿者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从法学角度提出了提高公众法律认识、制定全国性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构建志愿者侵权责任保险制度和完善救济途径等加强我国志愿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