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畜平衡是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原则,超载过牧已成为天然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建立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模式是遏制草原退化和草原生态恢复的重要途径。肃南是典型的山地草原牧区,家畜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主,草原超载率达40%-58%,评估当前细毛羊生产体系的草畜平衡现状,是开展草畜平衡模式研究的前提。目前,通过降低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随着载畜量的降低农牧民收入也随之下降,因此,草畜平衡的实现必须保持农牧民收入的稳定。本研究在肃南县选择典型农户进行草地生产力和细毛羊生产性能测定,参与建立草畜平衡和精准管理计算机模型,评价肃南县草畜平衡现状,并进行精准管理模式的研究。通过对5户典型农户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肃南县细毛羊现有生产体系全年草畜不平衡,主要表现在10月至次年5月能量供应严重不足。(2) 11月份起补饲1.5kg饲草料能满足羊的能量需求,但饲养成本也明显增加。(3)模型分析表明合理调整产羔时间可以使草原牧草供应量与家畜需要量吻合,从而降低补饲量,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益,其中以6月份产羔最好。(4)应用精准管理模型分析典型农户生产数据表明,在保持农牧民收入稳定的条件下,优化畜群结构,可降低载畜量7.2%~47%。进一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可以进一步降低载畜量29%~55%,可以实现肃南细毛羊生产草畜平衡,同时还对群体进行有效选育。(5)本研究所开发的草畜平衡模型和精准管理模型同时已经在内蒙古、新疆和甘肃其他牧区用于进行草畜平衡评价和畜群的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