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来自社会、认知、神经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发现,共情存在性别差异。在共情准确性的研究中亦发现了性别差异,前人对共情准确性的性别差异提出了两种典型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是男女共情能力的不同,另一种认为是共情性动机不同导致的。以往有研究通过操作某个因素提高女性的共情性动机水平,令共情准确性出现了性别差异;却较少有研究探讨操作适当因素使男女动机都提高时对性别差异的影响。道德认同作为动机因素,具有自我概念内化的特点,通过影响不同性别个体的内在自我认识对共情准确性性别差异产生作用。金钱奖励作为一种外在的物质激励,通过对不同性别个体的金钱心理发生作用来影响其在共情准确性任务中的表现。鉴于上述,本研究中将道德认同与金钱奖励作为共情性动机因素,分别考察其对共情准确性性别差异的影响。本研究共有三个实验,实验一旨在检验共情准确性存在性别差异。先用IRI量表测量出被试的观点采择水平,区分出高低观点采择组,然后让被试观看视频完成共情准确性任务,并使其得分与IRI量表得分一一对应。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即共情准确性存在性别差异。实验二旨在启动道德认同作为共情性动机因素,检验其对共情准确性性别差异的影响。与实验一的区别在于,被试完成IRI量表后需先后完成写作任务和共情性动机量表,最后再完成共情准确性任务。写作任务用来启动被试的道德认同,共情性动机量表用来测量启动道德认同后被试的共情性动机水平。实验结果发现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即共情准确性没有出现性别差异。对被试的共情性动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共情性动机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这说明道德认同启动对不同性别个体的共情现性动机都起到了作用。实验三将金钱奖励作为共情性动机因素,请被试在完成IRI量表后听一段有关金钱激励的指导语,完成共情性动机测量,然后完成共情准确性任务。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即共情准确性没有性别差异。对被试的共情性动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性和女性动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主要结论有:(1)共情准确性存在性别差异;(2)道德认同和金钱奖励通过提高男女被试共情性动机水平,使得共情准确性的性别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将共情准确性,共情性动机与道德认同,金钱奖励相结合,拓展了共情研究的发展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研究启示我们,在某些要求共情的职业领域,可以创设条件启动男性的共情性动机,提高其共情水平来更好的满足职业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激发个人的道德认同来实现对他人共情的目的,促进人际间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