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面向汉语对话理解,研究了汉语对话中口语语义的表示,建立了汉语对话理解的情景语义模型DSSM(Dialogue-understanding Situational Semantic Model),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机对话系统——上海市交通信息查询系统SHTQS中.对话理解不只是涉及语义学,还是语用学研究的最理想的内容.针对当前的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的状况,情景语义学突破了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界限,把许多语用学研究的课题纳入其描写的范围.在对话中,句子与对话发生的情景、上下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作者在情景语义学基础理论的启迪下,建立了汉语对话理解的情景语义模型DSSM,实现了汉语对话的语义和语用综合分析.上下文知识包括表示和获取,该文采用一种结构化的网络来表示上下文知识∑,∑由结点和连接结点的弧构成,结点表示词语或语句的描述情景,弧表示词语和语句的描述情景间的关联.上下文知识的获取伴随着对话中语句的分析进行,实施进一步对汉语口语对话中的语句进行理解.基于汉语对话理解的情景语义模型DSSM,该文着重研究了汉语口语中疑问句的形式化表示、VA(动词和形容词构成的述补结构)语句的分析以及指代问题的处理等.该文以朱德熙为代表的"疑问句转换系统"的语法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化意义方法,在分析了汉语疑问句的分类和疑问点之后,基于DSSM,给出了汉语疑问句语义的表示,并对三类疑问句、"W+呢"(一类汉语疑问句,主要包括:"NP+呢?"和"VP+呢?")、多疑问点疑问句和反问句的语义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汉语疑问句答句,并指出答句的情景语义就是汉语疑问句的语义函数作用到答句中词或短语本身的语义之上时产生的命题.该文从句子的结构及词汇的语义知识出发,建立了语义指向的形式化模型,给出了VA语句语义分析的具体步骤.在自然语言理解中,代词所指的确定极为复杂,涉及大量话语分析知识.尤其是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强调"意会",其代词所指在言谈环境中的使用情况更加复杂.该文基于汉语对话理解的情景语义模型DSSM,采用形式化的方法,运用情景理论的相关公理和原则,通过情景锚定原则,研究了情景对话内容中"那"短语所指称和替代的实体对象的确定,为汉语口语对话中指代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该文还介绍了汉语人机口语对话系统SHTQS的实现,着重介绍了语言分析模块中各子模块如切分标注、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的实现.同时该文给出了系统的测试结果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