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了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呼吸系统是空气污染物直接作用的第一靶器官,空气污染物进入体内,可沉积于呼吸系统中,诱发呼吸道痉挛、增加粘液分泌和呼吸道通气阻力,从而减缓肺部空气的流速,导致肺通气功能的下降。大气污染是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肺部炎症、呼吸道感染、哮喘和肺癌的发病原因及加重因素,甚至可进一步发展为系统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最终提高人群的死亡率。本研究利用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探讨沈阳市冬季供暖期间空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筛选出可能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人群疾病和控制空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以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自2013年11月1日到2014年3月31日冬季供暖期间呼吸系统疾病门诊统计资料,以及同期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环保监测资料和气象监测资料(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采用SPSS 22.0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空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因素频率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空气污染物和同期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与呼吸系统疾病总门诊量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门诊量的关联程度。3.本研究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即通过比较同一患者在就诊当天(病例期)的暴露情况和就诊后三周(对照期)的暴露情况,研究空气污染物暴露和疾病发生的关联性。纳入滞后05日(lag05)的空气污染物浓度进入单污染物模型。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病例交叉设计探讨空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结果:1.沈阳市2013年11月1日到2014年3月31日期间呼吸内科总门诊量为18090例,其中男性8444例,女性9646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的门诊人数分别为1091例、3553例,供暖期间呼吸内科总门诊量的日均就诊人次为128.30,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的日均就诊人次分别为8.02、25.20人次。2.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日均浓度分别为88.65μg/m3、136.46μg/m3、138.80μg/m3、55.91μg/m3、2.57μg/m3、28.95μg/m3。PM2.5浓度高于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其他均符合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气象因素指标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分别是-3.37℃、1017.50h Pa、2.21m/s、57.51%。3.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空气污染物、气象因素内部及相互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总呼吸系统门诊>65岁组与O3存在正相关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量与SO2、CO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O3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男性组与PM2.5、PM10、SO2、NO2、CO均存在正相关性,与O3存在负相关性,女性组与O3存在负相关性,15-64岁组与PM2.5、SO2、NO2、CO存在正相关性,与O3存在负相关性。肺炎男性组与O3存在正相关性,女性组与PM2.5、SO2存在正相关性。4.控制了气象因素的影响后,PM2.5、PM10、SO2、NO2滞后4天的浓度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最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O滞后2天的浓度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最大(P<0.05)。PM2.5、PM10当天的浓度对肺炎的影响最大(P<0.05),SO2、NO2当日的浓度对肺炎的影响最大(P<0.001)。结论:沈阳市供暖期空气污染物与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门诊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空气污染物浓度的短期升高可能导致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