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实际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型人才开发工作进行了研究。在调研中参考采用了笔者2003年初参加的全国职业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研课题重庆分课题和重庆市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调研专题的相关数据材料。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人才结构是多层面的,不仅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是人才,大量的技能人员也同样是人才。教育培训只有切实与生产结合、与产业结合、为企业服务、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柱事业,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源泉。对重庆而言,将数量庞大的劳动适龄人口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发为具有一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全面提高,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是当前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这对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重庆区域社会经济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企业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整体推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技能型人才开发也应当是当前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而这一层面却往往是容易被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和实践工作所忽略的一个方面。 本文主要运用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劳动经济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对促进技能型人才开发的激励因素以及职业培训的投资收益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大量实际调研数据对有关论点进行了论证、说明、分析和比较。 首先本文从西部地区制造业中心区域优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巨大就业压力、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关注热点等几个方面对技能型人才开发的意义、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对国外技能型人才开发工作的体制、模式作了较详细的比较和阐述。其中特别对对我国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影响较大的英国模式作了详细介绍。接下来通过具体调研数据对重庆市技能型人才结构的基本情况加以描述,并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重庆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开发相对落后、技能型人才结构失衡的结论。由此从激励机制、经营者理念、社会观念、培训管理、培训经费等方面分析了形成重庆市技能型人才缺乏和结构失调的原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内容和重庆市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重庆市技能型人才开发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政策建议和具体办法。由此为政府制定相关工作政策、企业制定和实施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以及促进重庆市技能型人才资源开发良性机制的形成提供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