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qjxti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保领域重要的管理制度,在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关于其有效性的问题,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环评有效性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概念、制度体系等定性研究方面,而在大量案例调查基础上,针对某一特定地区环评有效性定量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吉林省“十二五”期间审批的1163本省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环评委托时间、选址合理性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环境风险分析、清洁生产分析、总量控制分析、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公众参与分析、专家评审分数这10项为评价指标,通过CRITIC客观权重赋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建设项目环评有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最终得到每个建设项目环评有效性的分数及等级,并对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吉林省“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环评有效性变化的趋势,并提出提高有效性的对策。根据评价结果,吉林省2010年~2015年环评有效性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效性等级相对较高的“优”和“良”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此相对应的等级“中”和“差”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全省有效性均值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吉林省近几年环评有效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吉林省近几年严把环境准入关,严格落实环评制度,控制环评报告书编制质量有关。但是吉林省仍应加强对于环评介入时间的把关,规范化环评编制过程,完善公众参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提高环评文件质量,同时通过培训教育,提高环评人员职业道德,强化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使环评能够为吉林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从产业链和技术链的角度界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结合其基本内涵,设计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评价产业技术路线图各个分项指标和综合效益的思路和方法。
简单介绍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炉燃烧室内衬耐火材料的结构和选用,分析了耐火砖的损蚀机理、烧蚀模式以及影响耐火砖使用寿命的因素,对提高耐火砖使用寿命的措施进行了
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提升管理团队管理水平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实现管理团队内部异质性的匹配对提高团队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管理水平的高
目前,世界上每年超过700万吨染料被生产并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生产企业或制造业,所以含不同种类染料的废水从这些企业排出,由于这些染料中大部分是具有毒性甚至致癌性,从而造成
介绍了干气密封系统代替传统机械密封在螺杆压缩机上的应用,分析了机械密封改为干气密封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