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tional speckle-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较早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左房隐匿性变化,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方法:
纳入我院住院治疗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5例(A组),糖尿病伴有心肌损害的患者即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患者30例(B组)、以及健康志愿者20例(C组)。患者左侧卧位,同步连接心电图,测量二维超声常规数据,再取心尖四腔心二维动态图像,利用后处理脱机软件Qlab10.5,追踪左房,进行分析,分别获得三组的左房峰值应变(Ss),左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SR),左房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e-SR),以及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a-SR)。使用Simpson法估测左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DCM组左房峰值应变(S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SR)、舒张早期应变率(e-SR)值均减低,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DCM组较糖尿病组减低更明显;糖尿病组a-SR较DCM组、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M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a-SR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糖尿病患者早期,尚未出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左房存储及管道功能减低,泵功能代偿性增加;发展至DCM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左房存储及管道功能明显减低,泵功能亦损伤。2D-STI可以敏感地发现糖尿病患者左房功能细微改变。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tional speckle-tracking imaging,2D-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较早发现糖尿病患者早期左房隐匿性变化,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方法:
纳入我院住院治疗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5例(A组),糖尿病伴有心肌损害的患者即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患者30例(B组)、以及健康志愿者20例(C组)。患者左侧卧位,同步连接心电图,测量二维超声常规数据,再取心尖四腔心二维动态图像,利用后处理脱机软件Qlab10.5,追踪左房,进行分析,分别获得三组的左房峰值应变(Ss),左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SR),左房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e-SR),以及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a-SR)。使用Simpson法估测左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DCM组左房峰值应变(S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SR)、舒张早期应变率(e-SR)值均减低,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DCM组较糖尿病组减低更明显;糖尿病组a-SR较DCM组、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M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a-SR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糖尿病患者早期,尚未出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左房存储及管道功能减低,泵功能代偿性增加;发展至DCM时,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左房存储及管道功能明显减低,泵功能亦损伤。2D-STI可以敏感地发现糖尿病患者左房功能细微改变。